第九百五十一章 大工程(第 2/4 页)
身边一个儿女都没有。
握着周小山的手就不放。
“伯父,您没有撤去四川,坚持在敌后支援抗战,同样是我华夏的优秀子孙,有你这样的榜样,中国,亡不了!”
朱铭祖家大部分产业在临沂,临沂之战时候,把能捐出来打仗的都捐给了庞炳勋,亲自来日照给66军看仓库。
他在日照威望很高。
不管是渔民,盐工,还是地主,农民,一呼百应。
朱玲在日照一年的时间,发动大量百姓在日照的村庄,盐场附近,挖掘地道,建立防御。
虽然没建立民兵体系,很多百姓也会使用地雷,枪支自保。
川军上海缴获的轮船北上,沉在日照海里,那么多物资搬运,愣是他在牵头组织,风声一点都没透露出去,别说鬼子,国民党没人知道,连土匪也不知道。
有了他的支持,不管川军还是八路军,在这里群众基础极好。
见过朱铭祖以后,两人交换了意见,冒然让他们合并到八路军,容易暴露独立团的脚跟
他照样当他的保安团司令,继续征收保安团员,为了不让日寇因为川军的仇恨泄愤,周小山建议他们把川军的衣服换了,尽管臂章和胸前都没有川军痕迹,很多知情人知道日照,滕县两个保安团跟川军的关系。
保安团要重新成立,还要找沈鸿烈重新要一块招牌。
船还有两天到,周小山干脆把仓库两台放映机搬出来,发电机套上。
给附近盐工,村民们看电影。
摆开摊子征兵,组建120师独立团日照县大队,大队征伐新兵后,先拉回沂蒙山训练,然后回来保卫日照。
表面上是两家番号存在,其实是一家,日寇来的时候,一起揍他娘养的。
日照有个海湾。
轮船夜里开进来卸货,外海的经过的鬼子军舰也看不见,除非天上有飞机。
平邑县大队一千多人洒落在四周隘口做警戒,八路军请渔民盐工看电影,看完帮八路军般东西。
当米国籍轮船约翰,保罗号进入海湾时候,周小山乘着小船,见到了就别的罗家烈儿子罗昊。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