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章人面桃花(二)(第 4/4 页)

    “小清,记住!你姓陶!”

    “小清始终不敢忘记。”两颗滚圆的泪珠,于小清低头时,跌落青砖,瞬间消逝,只留两汪水痕。

    “陶家庄……陶家庄……”书生抬头端详着祠堂刻着陶姓一族的灵牌,喃喃自语。

    没人看到,他的眼中,也流出两行泪水。

    婚礼定于当月十五,正值桃花盛开,取“花好月圆”之意,讨个好彩头。

    虽说陶家庄百姓对崔书生入赘很排斥,喜事来临,也少不得做个样子,喜钱喜礼堆了满院,倒也显出陶家庄的阔绰。

    崔书生无亲眷,由族中长老陪伴于祠堂,也是入赘的习俗。小清一袭红装,粉面皎白,更像一株冉冉盛开的桃花。就待吉时来临,吹手们奏响喜乐,罩上红盖头,坐着四抬喜轿,等待崔书生骑着高头大马,前来迎娶。

    即将为人妻,未来几十年相伴,少女出嫁的心思,总是羞涩夹杂期待,百味陈杂。想起郎君平时的体贴入微,嘘寒问暖,小清粉面一红:“婚后一定要好好侍奉崔郎,陪他挑灯夜读,研墨煎茶,待崔郎考取功名,立刻离开陶家庄。”

    想到这里,那件事,又从脑海里冷不丁冒了出来,小清忍不住打了个冷战,再看身旁说着俏皮话,日益肥胖的闺中玩伴、伴婆喜嫂,胃里直冒酸水。

    崔书生坐于祠堂,亲自为长老们煮水泡茶,态度恭谨。长老们顿觉脸面有光,对崔书生的隔阂少了几分,有说有笑着陶家庄逸闻趣事。

    喜宴布置在陶家庄拜神祭祀的场院,数十张桌子座无虚席,厨子由崔书生从外地请来,手艺极佳。荤素佳肴流水般端上,酒香透过瓶子馋的宾客直流口水。未等新人赶到,大快朵颐,边吃边喝,看着伶人表演戏曲。

    伶人是崔书生从长安请来,据说只为宫廷贵族表演,千金难请。崔书生动用了同窗好友,负责朝中礼乐高官的关系。这一消息传出,陶家庄更对崔书生刮目相看,赞誉之词不绝于耳,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趋炎附势”四个字的真实含义。

    伶人自古以来,多为达官皇族养于家中的戏子,逢年过节,款待宾客,或歌或舞,添几分情趣。更有些貌美女伶,被宾客相中,当晚侍奉赠送,也是常事,根本没有什么地位。

    直至民国,戏子依然与“巫、娼、大神、梆、剃头、吹手、叫街、卖糖”共同纳入“下九流”。

    自唐朝始,唐玄宗酷爱歌舞诗词,才情横溢,尝尝扮成伶人即兴表演,与宠爱妃子杨玉环琴瑟和鸣,伶人地位才有所提高。然而也不过是更高级的权贵玩物罢了。

    故此,伶人世代拜奉唐玄宗为祖师爷,一是感谢此行业得以名正言顺;二是多少有些“戏子地位低,可是我们祖上是唐朝皇帝”的得志心态。

    据说,这次伶人表演的是唐玄宗最是喜爱的“贵妃醉酒”,更让陶家庄百姓期待不已。

    羌笛响起,丝竹绵绵,演出开始了。

    然而,陶家庄百姓,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看到的是,六十多年前的一段往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攻玉 刺青 雪意和五点钟 好运时间 理我一下 慢性沉迷 仵作惊华 黑天 漂亮朋友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杀死那个白月光 白色口哨 走狗 甜妻 上瘾 敬山水 偷香 穿书后每天都在被迫撒娇 江山许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