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189(第 3/4 页)

    “她还认得你吗?还跟你亲近?”

    “娘……您怎么也打趣儿子?”

    两个姨娘没说什么,羡慕却是藏不住的。对于她们来说,卫家那是极高的门第,唐怀瑾却能同那家少爷相交,这是多大的脸面,多好的事!

    唐夫人问:“我记得卫大人外任两载了,老爷您说过漕运上三年一任,期满就得换人去,这么说明年是卫大人最后一年做漕运总督,之后又要调回来?你说皇上会指他去哪个衙门?”

    唐谦端起热茶,吹开浮沫,呷了一口。

    放下茶碗之后,才说:“皇上的想法不要去猜,也猜不中,夫人只要知道一点,作为最受倚重的臣子,卫大人的明天皇上早就打算好了。他头年剿灭漕帮还大运河一片太平,今年听了八方建议定下一系列规矩,明年还会调整以及试运行。这一任功劳极大,按说早该领重赏,皇上却压下未发,等他一任期满必定会有大动作,估摸要加官进爵。”

    说到这里,唐谦停顿了下,过一会儿补了一句:“今年吏部尚书生了重病,是治好了,身体却垮了很多,就这两年将要告老。”

    唐夫人听了这话都坐不住了,蹭一下站起来:“老爷您是说卫大人他……?”

    “我是那么猜的,中不中等等看吧。”

    卫大人调回来很大可能是去六部,六部里面,刑部兵部不那么合适他,去礼部工部又有点大材小用的意思,最理想就是吏部户部。其中吏部是管人,户部是做事,卫大人刚才忙碌了一任三年,才淮安做了那么多事,总不好又把人扔去户部搞改革,那是不给人喘息之机。

    相比较而言,吏部就好一些,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权力非常之大,做得不好腐败自吏部起,做得好,也能还朝廷吏治清明。

    再说六部尚书其实都是老头子了,最年轻也过了知天命之年,本来慢慢也该有人要告老,结果赶了巧,吏部尚书身体出了状况,他准备要退。

    这就像老天爷要他给卫成让位一样,听说尚书大人已经同皇上提过告老的事,皇上使他再任一年,说要再看看提拔谁来接他位置。

    知道这事的大概心里都有数,十有八/九是卫成了。

    本来,他要是上漕运随便混混,还不够资历直接升上一品,估摸要在二品上多熬一任。偏他干得好,自水路走货的商人都在歌功颂德,老百姓吹得也凶,任满升官简直水到渠成。

    唐谦都能想到的事,卫成自己能没有数?

    他回京之后就听说吏部尚书身体不好,都说可能干不了几年了,卫成当时没往自己身上想,直到他进宫去汇报这一年在淮安的工作,顺便把自己在南边的见闻告诉皇上。

    皇上后来说那番话,让他心里有了准备。皇上有意在明年岁尾允吏部尚书去官回府安享晚年,同时准备提拔自己继任。

    乍一听说,卫成很惊讶的。

    因为六部之中,吏部权力最大。

    为什么这么说?

    照本朝规矩,四品以下官员的任免调动是吏部一言堂,说了就算。四品以上则是由吏部提名,呈至御前给皇上审批。想想看四品以上才多少人?以下又是多少?吏部尚书在京中被尊称一声天官老爷,手里捏着无数人的命脉。

    卫成以为,皇上应该会让他去工部这类做实事的衙门,像工部尚书,掌管全国的官道桥梁堤坝城墙之类工程项目。他就没想到是直接去吏部,后来想想,这么安排也有道理在,总归先要把官员整顿好了,才方便其他部门推行一些政策措施,否则朝廷要改革也得看地方上配不配和,他要不配合,甭管你政策措施本身多好,百姓得不了实惠。

    想明白之后,他就坦然接受了这个安排。

    卫成没跟任何人说起,想的是他在漕运上还剩最后一年任期,最后这年也得干好了,要善始善终才是。

    皇上闲来无事又招卫成进宫去了两回,下了棋,还吃了茶,还一起去上书房看了看。

    “朕记得,爱卿次子在上书房待过几天,他后来回府去怎么样?比他大哥如何?”

    “不怕皇上笑话,夫人不许臣拿他们作比。”

    “是为何?”

    “夫人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都是亲儿子需不着非得论个高低,做父母的非要给他们排个先后分出谁聪明谁更有出息这样有害兄弟感情,影响家庭和睦。”

    皇上听着也觉得在理:“十年前朕就说过卫夫人不是寻常女子,果然,只有像她这样当娘的才能教出那般出色的儿子。”

    “夫人对臣帮助也大,不瞒您,臣这两年在淮安忙昏了头,都忘记今年父母亲该做六十酒,想起来日子已经过了,当时感觉天塌了,父母整寿臣都能忘,不是大不孝吗?后来才知道夫人提前做了安排,夏天就托人把寿礼带回,还叮嘱人在京中的两子一女做了准备,让卫彦安排的席面,虽然不巧赶上臣外任不在家中没能给双亲大办,也小小庆贺了一番。”卫成说着感慨不已,讲要是没有这个贤惠的夫人,他很多时候都要手忙脚乱,家里就顾不好,别说为皇上分忧。

    “爱卿也是……早说你双亲过寿,朕就安排人吹拉弹唱去。”

    卫成这会儿还在惭愧,说他真忘了。

    头年回乡的时候还记得,后来天天脑子里都是漕帮漕河漕运,别的就全忘了。回来听说大侄子都拉了一车寿礼来,心里更是一阵庆幸,幸好夫人记得,且早早安排了下去,否则不说旁人怎么看他,双亲心里也该难受,肯定要难受的。

    君臣两个站在上书房外面闲聊,两人说的小声,里面的人听不清,只知道皇上人在外面院子里,搞得大家都很紧张。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攻玉 刺青 好运时间 慢性沉迷 雪意和五点钟 上瘾 白色口哨 痛仰 仵作惊华 理我一下 黑天 漂亮朋友 洞房前还有遗言吗 顶级诱捕公式 敬山水 俗人回档 攻略病娇男配的正确方法 甜妻 杀死那个白月光 穿书后每天都在被迫撒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