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84章 大坑套小坑,你坑我更坑(1万3大章,求订阅)(第 2/4 页)

      在印第安人的阶层中,战士也分好几个等级,最强的是贵族战士,他们地位高待遇好。

      然后是平民军和奴隶军。上战场连像样的武器都没有,就是炮灰。

      他们倒是需要,可惜看不到,也用不着。

      在陆君实看来,把他拿下来倒不是什么大事儿。暂时的,无所谓,正好文天祥他们回来了,朝堂不缺他一个。

      但是,宁王这个养济院就是瞎胡闹,而且还可能坏事,不能让他成了。

      所以,你当这些义民就这么来了?

      错!!

      就算有的是自发的,但核心的肯定有背景,比如那个文士。

      那文士赵维不认识,赵昺不认识,可是江钲认识,因为他见过。

      姓陆,叫陆文朗,原本是个病秧子,所以很少有人见过。但是,江钲见过一次,而且印象深刻。

      他爹叫陆自立,他爷爷叫陆秀夫!

      江钲越看越呲牙,这老货真阴险!而且赵维就算知道,也说不出来什么。

      阴在,就算赵维把今天这关过了,可是有陆元朗这些话在悬着,养济院也是颗炸雷。

      将来要势头真不对了,陆秀实可以随时拿出来听个响,及时阻止赵维。

      就是连环套儿,赵维还不得不钻。

      至于为什么说不出来什么?

      呵呵,这就是陆秀夫高明的地方了。

      按常理来说,你给宁王下套儿,得隐蔽点吧?找个不显眼的小人物也联系不到你陆君实身上。

      但这老货厉害就厉害在这儿,让自己的亲孙子出马。

      因为没说错啊,句句都是大实话,都是掏心窝子的话。

      你就算知道他是陆君实的孙子又怎么样?

      反倒是遮遮掩掩的,万一让赵维知道是他干的,更让人产生歧义。

      这就是个阳谋。

      陆元朗就摆在明面儿上,就让宁王知道,知道也拿他没办法。

      而且,下次再算计陆君实,你得琢磨琢磨,别事后难受。

      陆君实这边,既报了被忽悠的仇,给宁王添了堵,又埋了颗炸雷,还威慑了一下宁王。

      你说,江钲能不咧嘴?

      想想都脊背生寒,心说,以后得离这老货远点,不好惹啊!

      也就陈宜中那二傻子,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呢!

      .....

      那陈老爷就真是二傻子?喜怒好恶都写脸上?

      废话!他要真是二傻子,就活不今天,也混不成相公。

      他陈老爷之手遮天的时候,陆秀夫还不知道在哪呢?

      他这回确实失算,玩了一辈子鹰,到了被鹰啄了眼。他也确实失了心智,被宁王回宋诱惑的荤了头。

      但没办法啊,那个诱惑实在太大了。

      可是,这不代表陈老爷没心眼儿,那天大庆殿的门一锁,他就知道上当了。

      宁王这次回来不是回来遛弯儿的,他是回来干大事儿的。

      什么大事?

      东瀛进了扶桑,他们也不是不知道。忽必烈在四岛备战,也不是不清楚。

      再加上,宁王在四川打了那么大一场胜仗,为什么不顺势拿下重庆?

      他去了两年几乎一个月一个样儿,巴蜀飞速发展,为什么突然就缓下来了?不但不急,甚至直接扔给了张珏,领着文天祥他们来了扶桑?

      陈老爷把这些前因后果一连起来,瞬间就明白了,宁王这是想把与元人的战场转移到扶桑,在中原则是采取缓行慢走的策略。

      而扶桑,或者说西雅图,才是他准备和元人决战的战场。

      为什么?

      很简单,巴蜀也好,周边的甘陕荆鄂也罢,那都是祖宗地,是汉人的根。

      虽然被元人占了,但是看过巴蜀惨状的赵维,可不想整个中原重蹈巴蜀的覆辙。

      在元人手里不假,可打烂了,就算拿回来,还得汉人自己建,吃亏的还是自己。

      他想在扶桑决战,在扶桑吃掉元朝的主力,这样再回到中原驱逐元人。

      就算还是要打,但起码中原的损失会小很多。

      当然了,现在说这些都还早,大宋没有能力说“决战”二字,能不能活下去都是问题。

      但刚刚也说了,宁王可是张简之和谢叠山的高徒,还有个老丈人王应鳞,包括文天祥、亲爹赵与珞都是他启蒙之师,也都不是一般人。

      他看的远,早做准备很正常。要是不这么做,反而不正常了,都愧对这么多人的耳濡目染。

      所以,陈老爷比陆相公看的还远。赵维这回可不是单单干掉你的理学那么简单,他是势在必得。

      可是,话说回来,你回来要干大事儿,不能踩着老爷的屁股上去吧?把老爷拉下来算怎么回事儿?

      老爷我进了大庆殿,一点都不比苏任忠他们差好不啦?

      老爷我也是没原则的好啦?你瞧不上理学,觉得我们慢了,你说啊,兴许我就信了呢?

      说都不说,直接就给撸下来了,你还算个人了?

      陈老爷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严重到,我就不说话,我就装傻,反正陆二傻子比我急,也比我倔,他肯定给你使绊子。

      老爷我,看戏就行了。

      养济院这边一开建,陈老爷就盯上了。等陆元朗那小子一出来,陈老爷就知道这是场大戏。

      好看,一定好看!值得来现场看一出。

      看着赵维咧着个大嘴在那睁眼说瞎话,陈老爷抱着个膀子,“忽悠吧,使劲儿忽悠!”

      刚刚官家差点就成功破局了,问我们能不能化解。江钲不知道,陆元朗那孩子出来见人的时候少。

      但是你只要一张嘴,让老夫去解决,那不就完了?老夫重新得到重用,还能把陆君实这个局解了。多好?

      不对!!

      陈老爷心说,比起重不重用,他怎么更愿意看戏呢?

      要是赵昺让陆秀夫站到养济院门前,那你说多好玩儿?爷爷战孙子,孙子坑爷爷......

      啧啧啧,好看啊!肯定好看。

      现在好了?就信得着你皇叔,你看宁王怎么办,正好掉陆君实的坑里。

      不过,现在也行,陈老爷往这一站,不用出力,看着赵维被陆君实坑,还不用惹祸上身。

      不比你什么阴谋阳谋的强多了?

      低调,低调才是王道啊!

      现在多好,这把火怎么烧也烧不到我陈宜中头上。天塌下来有陆秀夫顶着,再不济,江钲那二傻子还能帮把手呢。

      那边赵维。

      赵维还真不知道养济院这个坑是有人故意为之,更不知道面前这个很有“前途的人才”是陆秀夫的孙子。

      不过,这个坑,他是早有预料的。

      之前说过,每个朝代都在纠错,都在改正前人的弊政。而靖康南巡也就一百多年,还不隔朝隔代的呢,当然得提防着。

      所以,建养济院、济医堂这些措施,在大庆殿里一提出来,所有人几乎都想到了这一点,也想到如果真的一意孤行,会有反弹。

      至于怎么解决?陆相公想错了,陈老爷也想错了,赵维不是没法解决,而是不需要解决。

      ......

      当下,夸了那少年文士说的好,说的妙,又说自己是不学无术。

      随后,话锋一转,“诸位大宋忠义,我想不用本王多言,你们也听到了,在东方故土,本王大闹元大都,到后来四川所得之战果的一些传闻。”

      百姓们一愣,怎么转到这儿来了?不过,这个事儿可是比养济院更让人上心。

      一个个皆被吸引,纷纷点头。

      赵维一见,“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些都是怎么来了?”

      大伙儿面面相觑,“当然想!”

      他们只是普通百姓,只知一个大概,要是能听宁王详说其中曲折,那谁不想听?

      “好!!”赵维眼珠子一亮,“那本王就好好...给大伙儿讲讲!!”

      “话说,祥兴四年春,浊浪排空,黑云盖日,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凶煞之日。”

      “大历有曰:此日地煞西南,大凶!祭会友、征伐!易见血光之无妄!“

      “而就是在已经息战两年的崖山海岸一偶,国舅杨亮节所率之义士,已到穷途末路之时。”

      得!!

      远处的陆秀夫、陈宜中和江钲,齐齐甩的一甩手:“切~~!”

      这位又开始了,怎么还说起书了呢?

      再说了,那天你说书是为了忽悠我们哥仨儿,这回你说书有个屁用!?把中原那点事儿说的再精彩,养济院怎么解决?你还是解决不了啊!

      就陆元朗那么一句,不可重蹈高、孝二帝之覆辙,你就没、法、说!

      但是,赵维可不管,百姓也不管。

      以往听书,可是得花钱的。这白给你听书,还是宁王亲讲,讲的还是归国之后的事儿,怎能不好好听呢?

      别说他们津津有味儿,随着赵维的词调沉浮,情绪渐紧,一些过往的印第安人也没见过大宋话本评说啊!

      他们哪有这娱乐?站大街上给你讲故事?讲的还这么带劲?

      一个个都围了上来,虽然很多人听不懂。但是没关系啊,有翻译现场配音。

      不知道什么时候,血头,还有几个血头军的印第安战士,也出现在这里。

      他们汉话贼溜,赵维说一句,他们就翻译一句。分布各处,保证在场的所有印第安人都听得见,也听得懂。

      没一会儿,养济院前就挤满了听书的宋人和印第安人,以至于靠后的宋人也听不见宁王在前面说了什么,需要有“好心”宋人一点点的传到后面。

      再结合宁王的神态动作,还别说,也听的津津有味。

      赵维嚯出去了,从崖山岸边救下杨亮节开始讲,一直讲到入大都救文天祥,之后又怎么出的大都,怎么到的巴蜀,怎么打赢的川东大捷。

      等赵维说完最后一句,故事告一段落,下首已经是人山人海,聚拢不下万人。

      众人意犹未尽,呆愣良久,突然......

      “好!!”

      也不知是谁,一声高喝响彻全场。

      随后。

      “好!!!”震天的叫好之声直冲云霄。

      “好!!”

      “好!!好!!”

      “好啊!!”

      所有宋人拍手叫绝,宁王大智大勇!张珏、文天祥忍辱负重,不负宁王厚望,真是叫的人热血沸腾,无以复加。

      看的一众印第安人莫明奇妙,不就打胜丈吗?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好吧,他们都不理解二十万元军是什么概念,更别指望他们理解宋人几十年不胜之后,忽闻大胜之后的心情。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大清要完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红楼琏二爷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的谍战岁月 活埋大清朝 我在现代留过学 大唐腾飞之路 不是吧君子也防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机战之无限边境 大明烟火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在斗罗创办魔法学院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晋末长剑 北齐怪谈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武道凌天 万历明君 冰川天女传 明末:帝国崛起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木叶之风暴之主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穿越兽世当神棍 大汉帝国风云录 希腊神话 炮火弧线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