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白日宣灯(第 2/3 页)
陈浮生几步上前,将杂草拨开,回头招呼顾醒跟上。顾醒顺这陈浮生的足迹强行,瞧见草中蛇虫无影无踪,不觉多了几分心眼。两人一前一后奔跑至,不料这看似短短数十丈的距离竟能走这么久。
只是两人此时已容不得猜忌,陈浮生率先上前轻叩院门,等待此间主人回应。可两人驻足良久,却不见又脚步声传来。陈浮生正欲抬手再叩时,院门“吱呀一声”打开,一名身材佝偻,面色惨白的老婆婆,站在门内,警惕地打量着门外的“不速之客”。
陈浮生见有人应门,连忙抬手施礼,“这位婆婆,我等荒山迷路,误入此处,不知能否借宿一宿,再讨些吃食。”
那婆婆抬手搭在门框之上,并没有邀请三人入内,也未曾挪动脚步。只是这般僵持了半晌后,门内又传来一个悠悠然的嗓音,清脆悦耳,“龙婆,让他们进来吧。”
那面色惨白的婆婆敏捷闪身,并忙不迭地答道:“好的,小姐。”
顾醒和陈浮生皆是吃了一惊,这荒山野岭有这么一处人家本就奇怪,来人伸手竟能如此了得,想必此处绝非善地。但眼下三人并无去处,若不能及时给童恨竹医治,恐怕凶多吉少。
陈浮生先行一步走了进去,顾醒抱着童恨竹跟上。两人走过那婆婆身边时,都感觉到一股刺骨的冰寒之意,心中泛起了嘀咕。
当两人踏入别院,便被眼前之景惊的是目瞪口呆。刚才所见破烂不堪的外墙,却将内院的繁花遮的严严实实。两人惊讶之余,顿觉温暖了几分,仿佛此处是一处世外桃源,与外界格格不入。
那婆婆见两人有些愣神,连忙出声提醒,“三位这边请……”说完便大跨步向前走去,并没有风烛残年老人的那种颓然之感。
陈浮生和顾醒快步跟上,走上台阶便瞧见一颗蜿蜒老松,其树干盘旋而上,针叶茂盛,倒是与此时的气候相契合。老松相对一侧有一只灯杆,上面并未挂上灯笼,反倒悬了一块木牌。
木牌迎风摇摆,两人随眼望去,竟是却不真切。倒是陈浮生眼疾手快,临近之时骤然出手扶住,看清其上所书,“离人居”三个小篆,不觉更加疑惑。
那面色惨白的婆婆并未停步催促,只是走的不紧不慢,跟三人保持距离,引导顾醒等人前进。走过小道入口,眼前满目繁华。白日宣灯的奇景,竟在此处得以一见。
这“白日宣灯”,乃是一桩宫廷奇事。却说天宝元年,朝廷选妃名动天下,各方佳丽来朝。一时间大唐长安人头攒动,各色衣饰之人更是数不胜数。偏偏正选之日,天共不作美,骤降暴雨,将那些秀女浸湿。
但因身处皇宫之中,不敢轻易挪步,只能任由大雨倾盆,却是不敢有丝毫动作。选妃宦官未接到圣意改期,只能将这些浑身湿透的秀女引入宫中,却发现个个衣衫不整,贻笑大方。
未免唐玄宗责怪,掌印太监便下令在此处宣灯烘烤,就地整理仪容,才有了这出“典故”。只是后来人将这奢华之举逐渐贬化,直至晚唐已无人提及。但市井之中仍有说书先生引经据典,每每佐之,皆是满堂喝彩。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