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谁不是聪明人(第 4/4 页)
而且这种紧箍咒其实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杜绝以次充好,才能帮助九溪村的农产品打开更广阔的市场。
谈判上可以有技巧,但在产品质量上耍小聪明,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最终,九溪村村委会也和楚曦达成了初步的合同,每半个月,烟雨江南酒楼会派人来收购一次,根据季节的不同,涵盖茶、果、木耳、香菌等商品。
虽然烟雨江南酒楼的需求量不足以将九溪村全村的产量全部消化,但村民们足不出户就能销售其中一部分上等品,而且价格有保证,足以让每户平均年收入增加两千元往上。
村委会的一帮人莫不喜笑颜开。
能不乐嘛!有政绩是其次,以后走村里谁不说他们为村里办了好事?这腰杆可得挺直了。
“阿树果然是全村最有出息的年轻人。”
“得亏村长把阿树弄回来了嘞!”
吃水不忘挖井人,一帮大叔们把刘家伯侄两个一顿夸。
“应该是,姓刘的都狡猾才对。”
楚曦对被夸成一朵花的刘树可依旧是怨念满满,开车回镇上的路上还在愤愤然吐槽。
“哼!老娘看你三天后怎么交我那么多鱼虾。”想到这个,楚曦不由又有些得意。
是的,她也专门留了一手。
她可是看过了,刘树现在是要啥没啥,仿天然溪流还在建设中,要想三天弄够他自己所说的山泉水中产的五十斤马口鱼以及上百斤小龙虾,却是极难的任务。
若是弄不够,可是要交违约金的。
那时候,别说两万定金,他倒找两万都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