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来历与先生(第 3/4 页)
杂乱无章的茅草屋顶,东一块西一块的土坯石墙,连墙面感觉都是倾斜的,“就知道让一群娃娃做事儿,肯定干不成,迂腐的老头!”
李鍪和其他的孩子跪坐到屋子里的草甸上,看着凹凸不平的墙面,看着前面气定神闲的管先生,再次在心里鄙视了这个迂腐的老人!
“这几天,辛苦你们了,今天天色已晚,就不再对你们授课了,回家之后把这几天晚上教给你们的字再回忆一下,另外,看着你们自己的成果,明天告诉我,你们的感受,这,也是我明天对你们的授课,好了,快回家吧”管先生笑眯眯的看着他们
“自以为是的老头,还以为自己弄得多好呢?真是迂腐”李鍪临走之前再一次在心里发出了例行公事的鄙视,至于为什么不说出来了,主要是这几天一出生就被一群人围攻,还不能打他们怕自己娘生气,李鍪只是直,又不是傻,自然学会了“腹诽”这一项高端的能力!“看我明天怎么拆你的台,哼哼”
这一夜,李鍪也是绞尽了脑汁就是想不出什么又文雅又能损管先生的语言,最后无奈只能先睡下,心里下定决心,明天一定要实话实说,让管先生出大丑,哪怕最后被赶出去也一样,正好自己不想再去和那些不喜欢的人一起听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第二天一大早,李鍪就出发去了管先生出,一路上也一直再继续组织自己想要说的,虽然他们相隔也就仅仅数十步路。“今天,一定要让他们脸上难堪!哈哈哈”
“真是。。。兴奋啊”李鍪特地起了一个大早,结果来了之后发现他又是最后一个,嗯,对,又是最后一个!之前是因为一大早需要给母亲熬药煮粥,昨天一整晚都处在兴奋之中,天还没亮就起床给母亲熬药,还煮了菜粥,就是为了能早早的到来,嘲讽管先生,结果他还是最后一个来的,真是,不可思议的同窗!
很快管先生出现了,各回己位。
“好了,说说吧,昨天你们的感受”管先生一脸微笑,仿佛要听到无数赞美一样。
“先生运筹帷幄,众学子齐心协力,终成这高堂大屋”一个衣服还算过得去的小童迫不及待的表现起来,这一听就是不知道从哪个差着不知道多少辈儿豪门亲戚的私塾里上过的,一听就倍儿有文化。
“果然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看把这小老头儿乐的,真是物以群分,人以类聚!”李鍪听的是不自觉的腹诽起来,还用上了前两天刚学会的句子。
“哈哈,好,好,还有么?”管先生老脸就如菊花开放一般,乐不可支啊,仿佛他说进了自己的心坎里一样。
“有!我也有想法!”李鍪觉得自己有必要去告诉他们真实的现象是什么了!
“小小蛮夷,还能有什么高深大论不成?别在这里丢人现眼了。”
“就是,一个无知小儿,先生把你留下已经是莫大恩德了,竟然还想借机讨好先生,简直无耻至极!”
“恳请先生将这个扰乱课堂之人轰将出去,莫扰了咱们的清净!”其他学童一听见李鍪发声,一阵讥讽瞬间发出,更有甚者仿佛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一般,请求管先生把他轰出学堂!
“收声!李鍪,说说吧,你想说什么”管先生盯着李鍪,眼神仿佛可以洞彻人心!不过李鍪觉得,他这就是暗示自己别瞎说话,不能不给他面子!
“先生,俺觉得咱们盖的房子,简直。。。。简直。。。简直太差劲了!外面乱七八糟的,就连屋子里面都杂乱不堪,这一下雨不说漏雨,房顶都会塌的!”
“胡说八道,李鍪你不安好心!”
“李鍪你胡说,你就是故意气先生,你快滚出去!”
“李鍪,你。。。你。。。反正就是你不对!”又一次的群起而攻之,不过这次,李鍪也做好的准备,为了出心中的一口气,反正也不打算再来了,大不了今天和他们打一架!
“呵呵,呵呵,哈哈哈哈哈,好,非常好!”管先生开始只是不明所以的轻笑,慢慢的越笑声音越大。
“管先生,虽然俺特别不喜欢你,但是你别被俺气疯了啊,那俺罪过就大了,俺会被俺娘打死的。”李鍪感觉这个老头子已经疯掉了,自己不过才说了这么两句,他就不行了,这老头,怎么这么不禁气,以前也没发现啊。
“既然害怕你娘揍你,以后就少和我犯浑!好了,可以了,大家都坐好吧,开始授课了”管先生瞪了李鍪一眼,同时也终止了这一场闹剧。
“这个房子啊,的确盖的十分糊涂,李鍪说得对,七扭八歪,草草了事,一碰上风雨,肯定就塌了,你们都还是懵懂稚童,哪里懂得如何盖房建屋呢,一群不懂的人,无论多么努力,又怎么能做好这件事,论语曾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便是这个道理,你们且记住,做自己擅长做的事,事情让会做的去做,圣人尚有勤学好问之礼,便是说他也有不懂之处,莫要强出头,就如这房子,你们不懂,从一开始就错了,房子越大,错误便越多,房子越高,危险也就越容易出现。来,读一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刻,就连李鍪也不自觉的跟着读了起来,读着他最不喜欢的四书五经。
这一天,便是在学习这句话中度过,当管先生告诉他们下学之时,他们才恍然而醒,这半天很快就过去了,临走李鍪找到了管先生。“老。。先生,既然您明知道我们盖不了房子,您为什么还一定要我们自己动手费这么大力气盖这个不能用的屋子呢?”“因为,自己盖房子这才是你们第一课,在这个世道,你们需要先学会生存,父母或许来不及完全教会你们!”管先生抬着头,目视远方,悠然说到。
“听人家说,私塾都是学习四书五经,圣人言论,为什么,你教的这些都和人家教的不一样?你是不是骗子”李鍪在没别人的时候,呛先生那也是必修话题。
“四书五经是教人如何做事,学做事之前,要先学会做人,这便是基础,所以人都做不好,做事做的再好,也不过是危害苍生罢了!”管先生似是另有所指,李鍪听的似是而非。
“那。。马上就要入冬了,我们就用这个房子授课么?感觉好危险!”李鍪转身离去之时突然想到这个问题。
“哈哈,太行山下,我已经拜托村民盖好了新的学堂,过两天我们就可以搬过去了。”管先生看着刚刚风刮过之后房顶漏出的一个大洞,觉得,这个问题的确非常紧急和必要!
新的学堂不愧是村中长辈们自己督健,又结实又。。。又。。又结实!
秋去冬来,太行山下的小小学堂,每天清晨开始,便有了郎朗读书声,他们未曾有过四书五经,却在秋收之后的田野里,教会了他们硕鼠,教会了“诗经”并不只是诗,在村中有喜事的时候教他们“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在大雨磅礴中,管先生的等待教会了学子们“言必信,行必果”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而在李鍪看来,最重要的就是,告诉了他,“你,早知道你适合干什么,只有找到了自己的路,你才有可能做出些什么,至少可以做好些什么”李鍪似乎懂了什么,但是又不太懂,不过,他记住了。
冬天的人们都是懒散的,守着并不算多么暖和的火炉,穿着并不厚实的衣服,谈论着今天李鍪能打回来点什么么。
这两个多月,对李鍪改变最大的就是,因为管先生的缘故,村里人对李鍪不再那么敌视,毕竟他们觉得管先生总是对他另眼相看,而李鍪也因为管先生的缘故,进了山里,如果运气好能够多打到几只猎物,也会分润给他们一下,当然如果不是因为李母最近病情好转,又有了揍他的气力,他也不会那么老实的给他们。
不过毕竟都是孩子,尤其是和管先生还有李鍪一同进山为了过冬砍柴,见到了李鍪那百步之外一箭射偏的囧样子,众人大笑和李鍪恼羞成怒的大吼大叫中,距离拉近了很多,“原来那个蛮。。。混小子也没有那么冷漠”不少孩童发现了原来大家都是有血有肉的人。“蛮夷”这个词语,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