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九十一章 十分钟的手术!(第 3/3 页)
完成这一切之后,杜林松了口气,小心翼翼地收回球囊,回头叫那位护士。
“护士……护士!护士?”
叫了两声那位护士才从震惊中惊醒,“去把外面那位医生请进来吧。”
“您下完支架了?”
“是啊,你看不到吗?”杜林指了指屏幕,心想这护士也不像是个新手啊,怎么手术结没结束都看不出来吗?
其实不能怪护士,关键杜林这手术也太快了!
从杜林“上完厕所”回来,到下完支架,还不到十分钟!而且这十分钟里,还有两三分钟是用来等待溶栓剂生效!
不光是护士,在外间看屏幕的那位医生(手术室外间的无菌区里,专门有屏幕可以同步显示手术室内主刀医生看到的影像,主要是为了方便实习医生学习),还有在监控室里的于副院长,全都是满脸的不敢相信。
介入手术与常规的外科手术相比,虽然有创口小、恢复快、靶向性强等优点,但在手术时间上却并没有太明显的优势。
因为常规外科手术可以将患者病灶直接暴露在医生眼前,医生可以凭肉眼直观进行操作,但介入手术光是寻找病灶的具体位置就很麻烦,需要有导管前端的摄像头加上ct、超声、磁共振、血管造影技术的配合。
而且在手术过程中,随着患者的呼吸或者内脏蠕动、心脏搏动产生的震动,导管前端的摄像头很容易发生位移,而导致“丢失目标”,所以介入手术过程中,有相当长的时间要浪费在“寻找目标”上。
可杜林这一场手术中,左手始终控制着导管的尖端牢牢的“盯住了”血栓处,没有发生过哪怕一点点的位移,而右手的各种“微操作”也完全是“零失误”,左手的导管和右手的导丝实现了“无缝衔接”。
(如果觉得作者写得还可以,请各位读者动动您那招财的小手,收藏、推荐、红票票,随便哪个,点一点,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