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 4/4 页)
孙维季说老覃,你也不会做冰箱彩电啊。
覃长弓一想,好像他娘的也是呵。
覃长弓拿着批文转身去市委见了周澎。
周澎看过覃长弓递上来的批文,说长弓同志,领导干部有想法,这是好事。但步子迈得是不是有点孟浪了,严重脱离客观实际会出大问题啊——目前政府还在想办法解决十亿人民吃饱饭的问题,你却在考虑十亿人民的物质享受问题,是不是有点早,是不是有点不合时宜。
覃长弓说周书记,我跟你想的恰好相反。我是怎么想的呢,趁现在老百姓还没有富起来,也还没有多少人想到做空调,我先抢个先机,认真摸索,埋头钻研,跑在人家前头。我坚信,有你们这些改革家在前面开疆拓土,我们这个国家就有希望,富起来那是迟早的事。等到那天真的来了,哎,他妈的,我一切准备有序,距离跟人家一下子就拉开了,人家想追也追不上了。
周澎说跑在人家前头,这么想问题肯定是没错,可问题是超太远了也不行嘛——你哪怕做个彩色电视机什么的呢。就拿你自己来说,你手里有闲钱了,是买彩色电视机呢,还是空调。
覃长弓说要是我,我肯定是买空调。
周澎说哎,你这个同志不说实话啊。我肯定是买彩色电视机,彩色电视机多好啊,里面的人都是花花绿绿五颜六色的,朝气蓬勃,看着就心情舒畅,而且一家老小都能看,欢欢喜喜,热热闹闹,多好啊。空调有什么用呢,放在客厅里,晚上睡觉用不到;放在卧室里,家里其他人用不到,不但没有实际用途,还不利于家庭和睦——而且还会滋生资产阶级享乐主义思想。
覃长弓说周书记,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三十年后空调能进到寻常百姓家,不但家家户户都能用上,而且每个房间都能用上。
覃长弓说到那一天,共产主义肯定实现了。
覃长弓说周书记,你无论如何要支持我啊。
周澎说叫我支持你,你起码要先说服我嘛。
覃长弓说万一成功了呢,你说对不对。
周澎说也是呵,万一成功了呢——回去写个报告罢,市委认真研究一下看看。
孙维季做事雷厉风行,没多久就从香港弄回三台“三洋牌”窗式空调运到厂里来了。
覃长弓说八字还没一撇呢,你也太心急了。
孙维季说你让厂里的人先研究,拆了装,装了拆,有不明白的,不懂的,告诉我。
覃长弓说你懂。
孙维季说我不懂——不懂我不会找懂的人啊还。
覃长弓把拆装空调的任务交给了技术工人出身的副厂长周松有负责。周松有领着几个技术骨干在车间里对着空调捣鼓了一个礼拜,过来跟覃长弓汇报,说也就那么回事,其实不比做风扇难,不过是多几个零件而已。
覃长弓跟着周松有下到车间,花了整整一天时间守在旁边,看着工人把一地的零配件组装成一台完整的空调,插上电一试,竟然运转正常,“嗖嗖”出冷风。
覃长弓觉得不正常,心想不应该这么简单。一台空调价格三四千,怎么可能这么简单呢,肯定有自己不清楚的高科技在里面。可它的高科技究竟在哪,覃长弓作为一个文科生出身的领导,根本搞不清楚。
“这个冷风究竟是怎么出来的?”覃长弓问旁边的技术员。
技术员说里面有个风扇。
覃长弓说我他妈还不知道里面有个风扇——我是问你它是怎么把热风转换成冷风的,科学原理是什么。
一堆技术员抓耳挠腮回答不上来。
覃长弓说一群饭桶,拆了,重新研究。
半个月后,孙维季来到厂里,趁中午工人们在食堂吃午饭,一个人悄悄进了车间,拿起一把扳手把空调压缩机的出气口拧开了,把里面的制冷剂放干净后,又把出气口拧紧了。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之前一直好好的空调,运转到晚上,突然不制冷了,而大家怎么也找不出问题出在哪。孙维季在一旁煞有介事地观看,一直看到深夜十二点。覃长弓猛然反应过来,知道是孙维季搞鬼了。但覃长弓又不能戳破孙维季,因为孙维季搞鬼就是想验验大家的成色。看着跟前那群围着空调无计可施的笨蛋,覃长弓气急败坏。因此,等孙维季走后,覃长弓又拍了桌子,骂了娘,把周松有这个副厂长一撸到底。可问题并没有因此得到解决,无奈之下,覃长弓只有亲自挂帅,自己动手钻研,上图书馆翻书本找资料,打电话到处找专家咨询。
而专家们给覃长弓的建议是:干点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