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 方向(第 2/4 页)
一,资料详尽度不高,外星人分析部给出的理由是这几种材料哪怕在星际时代,仍然具有一定程度的保密价值。
二,全部涉及到人工键能赋予技术,该技术到今天土球也只能在实验室里以微克级别进行。
三,都是同位素单质,土球地质含量几乎没有。
元素周期表上的元素,仅仅是各种元素最常见的状态,但并非全部。
同位素十分常见,与常见元素间的关系如氕氘氚、锂3锂6锂7、碳9碳12碳14,等等等等。它们有的有放射性,有的没有,有的在常规环境下缺乏稳定性,有的则能勉强存在。
同位素的产生,十分依赖恒星爆炸和宇宙射线的长期侵蚀,涉及原子核变化。
行星的形成也是恒星爆炸后,星云重新被万有引力支配的结果,但在土球能观测到的主要是稳定同位素。
宇宙射线的作用结果,参考月球即可,不过月球有主星干扰,环境不算好。如果有一颗被恒星直接潮汐锁定的无大气岩质行星,会更有研究和开发价值。
总而言之,这些新材料资料,以土球现有的技术水平根本用不着,只能让保密级别足够高的专家做些前期理论工作,后面还是得给月球基地保存和开发。
就算用得着,c国自己也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再调动一个产业链了,人才不够。
然后是设备原理资料,里面也有暂时用不着的,但有两份很有价值。
其一是托卡马克实用发电装置,也就是现在土球人说的人工太阳、聚变发电。
土球的托卡马克发展了很多年,不能说没成果,只是没办法连续供电,无法商用。
托卡马克的基础是足以束缚核聚变范围的人造磁场,耗电量十分巨大,在早期的实验中,聚变启动后发出来的电,都不够维持人造磁场的消耗。
随着超导体及其他相关技术的逐步提升,才在近几年让聚变实验产生的电力,能比磁场投入多一点。
聚变反应会产生巨大的热量,而怪兽危机之前,主要使用超导温度100k附近的超导体,且出于成本和冷却难度等因素,没有在所有的线圈上使用,连续发电中的热平衡仍然是困扰聚变发展的重头。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