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嘉禾(求订阅)(第 2/4 页)
梦工厂可以试图打破好莱坞长久以来的格局,猎户座影业也可以接连数部影片大卖。
但是有着一个前提,好莱坞的海外发行渠道,必需牢牢掌握在七大电影公司手上,这是一个底线与忌讳。
“所以不会以猎户座影业的名义收购。”
说着话,瑞恩从抽屉里面取出一份资料,伸手递给了索菲亚﹣科波拉,“而是打算先收购另外一家位于香江的电影公司。”
索菲亚﹣科波拉接过资料简单翻阅了一下,抬头看着瑞恩,有些疑惑问道:“就是出品过《红番区》的,那家电影公司。”
“正是那家嘉禾电影公司。”瑞恩点了点头。
嘉禾算是九十年代香江最大的电影公司之一,出品过包括李小龙、成龙等一大堆华语影片,片库足有不下600多部影片版权。
奈何,随着九十年代香江电影幕落,还有成龙前往好莱坞发展,嘉禾彻底失去一颗摇钱树,不可避免陷入衰落。
按照前世发展,嘉禾出品成龙的最后一部影片《特务迷城》票房扑街,从此嘉禾逐渐消减制片业务,将主要精力放在院线上面。
到了2007年时,嘉禾在香江、新加坡、马来西亚、弯弯,还有太平洋对岸等地区,拥有242家电影院,占据了不小的院线市场份额。
“我已经注册好了几家离岸公司,到时会以离岸公司的名义来收购嘉禾股份,你仅需要作为监管,不用出席任何公开场合。”瑞恩神色有些凝重。
为了这次收购,瑞恩专门让人注册了好几家空壳公司,以其中一家空壳公司的名义,来收购嘉禾。
接着,再以嘉禾的名义,前往英国跟宝丽金、飞利浦和西门子、西格拉姆集体联系,试图买下宝丽金的全球发行渠道。
(飞利浦与西门子是宝丽金的母公司。)
除了这个目地以外,嘉禾本身也是一个优质资产,不但拥有众多经典华语影片版权,还能做为一个跳板进军太平洋对岸院线行业。
如果说北美院线公司面对一些大型电影公司时,显得非常弱势。
那么太平洋对岸的院线公司,则是一个强势群体,除了可以收获影片票房上面的收益,还能分享房地产带来的红利。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