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清风拂山岗(第 2/4 页)
终日与水为伴的他,似乎习惯了这种孤独的静。
家中那位婆娘话多,儿子天天嫌弃他娘絮叨,可在老舟子看来,这过日子,不就是日日说些家长里短的话么?
若是连这些话都不说了,一家人不都变成哑巴了。
老舟子不喜欢这样,嘴好好的长在脸上,不说话像什么?没有声,家里连点热乎气儿都没有。
要是再多些孩子的哭闹,嬉笑声就更好了!
今日遇到了这么一位有意思的客人,晚上可有话跟婆娘说了。
元夕看着好似与小船融为一体的老舟子,笑道:“老伯这船撑得稳!”
他似乎明白了方才老舟子的话,方才自己凭借内力站在船上,实际上是一种逆势而为,若是这湖水有浪,小船晃得更加厉害,自己这法子未必管用。
站在船头上的老舟子,好似与这条船融为一体。
老舟子呵呵地笑了几声,别的话他不敢乱说,可要说起撑船,他的话就多了去了。
“这位小哥儿,不是小老儿胡吹,你看我撑船这般轻松,可换个人过来,未必会像我这般,这撑船可不是让船动就行了,怎么控制方向,如何让船不晃,那都是炼出来的,不懂的人,就算把老儿手中这根竹竿给他,也只能在原地打转儿,保不齐还得落水。”
元夕点了点头道:“术业有专攻,老伯言之有理!”
这时吕关雎从船舱中探出头来道:“元大哥,要不你去试试?”
元夕转头看向吕关雎道:“当真?”
吕关雎笑嘻嘻道:“这有什么?还有你元少侠不会的事儿么?你撑几下试试看,会不会原地打转儿。”
听得二人对话的老舟子忙摆手道:“我说二位客官,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方才这位小哥儿上船的时候站都站不稳,万一他一不小心落了水,可就麻烦了。”
吕关雎笑道:“老伯,不会的,你看他现在不是稳稳地站在船上了嘛。”
元夕果然已站起身来,正细细地感受着船体那轻微的晃动。
师父曾经告诉过他一句口诀,“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要是想把“高深内功”练至至高境界,就要悟透这句口诀。
在山上的时候,他山风没少吹,这高深内功却没练至大成。
在船上这一刻,他似乎抓住到一丝感觉。
船在水上,他在船上。
船动,水动,他动。
他动,船动,水动。
水动,他动,船动。
究竟是谁在动?
吕关雎见元夕在发愣,便拍了一下元夕腰间,问道:“元大哥,你在想什么呢?”
元夕回过神来,看向吕关雎,抓了抓头笑道:“没什么,我是在想老伯为何会站得这么稳!”
老舟子憨笑道:“你这小哥儿问得有趣儿,老儿我撑船几十年了,要是在船上站不稳,岂不是要被人笑掉大牙了?”
元夕想了想,迈步向船头走了过去,只是刚一抬腿,便又不由自主地晃了起来。
他微微躬身,双臂张开,站稳了之后,开始微闭双眼,感受着船的摆动。
感受了一会儿,他又动了。
这回没有像之前晃得那么厉害。
元夕嘴角一扬,站直了身子,走到老舟子面前,笑着说道:“老伯,我来试试这根竹竿!”
老舟子细细打量了几下元夕,吃惊道:“你这小哥儿,当真挺厉害,老儿我还头一回见到有人初次上船就能站得这般稳的。”
元夕看向波光粼粼的湖水,轻笑道:“是老伯指点的好!”
老舟子摆摆手道:“小哥儿客气了,小老儿不过是胡诌几句而已,我可没这本事,不过我还是奉劝你一句,这撑船可不是儿戏,胡来不得!”
元夕拱了拱手道:“老伯放心,我不会胡来的。”
要不是眼前这位是客人,老舟子都想一竿子把他打下水了,现在这年轻人,咋这么不知天高地厚呢。
刚会迈步就想驾车了?有这个本事么?
看在银子的份儿上,老舟子叹了口气道:“敢问小哥儿水性如何?”
元夕愣了一下,随后说道:“不曾下过水,应该是不会水的。”
老舟子一拍大腿道:“这不是胡闹呢么?就算老儿这银子不挣了,也不能让小哥儿犯这个险。”
这是吕关雎喊道:“老伯,没关系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