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翡翠原石之旅 第一百七十六章:礼仪之始(第 3/4 页)
刘一眼突然有种冲动,他想去魔域中,到陈松从小长大的寨子感受下已经延续千年的传统风俗。
“师傅,什么是冠礼?”
杨昊听得很懵。
“冠礼起源于周代,是古代汉族男性的成年礼,也称成丁礼,一般由氏族长辈依据传统为青年人举行了仪式,才能获得承认,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表示男青年至一定年龄,性成熟,可以婚嫁,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
刘一眼赞道:“礼文化是华夏文化的核心,礼仪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种类型,这冠礼属于嘉礼的一种,它是一个新的成人第一次践行华夏礼仪,冠礼也是冠者理解和进入华夏礼仪的起始。”
看到杨昊还是不理解,刘一眼回想了下,道:“简单地说,举行冠礼就是要提示行冠礼者从此将由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孺子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能履践孝、悌、忠、顺的德行,才能成为合格的儿子、合格的弟弟、合格的臣下、合格的晚辈,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只有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人,也才有资格去治理别人,才能继承和发扬华夏礼仪文明。因此,冠礼就是以成人之礼来要求人的礼仪。换句话说,冠礼是华夏礼仪在华夏成员心中的奠基工程和基础工程,所以,儒家将冠礼定位于礼仪之始,它的文化地位极高。”
涂通喃喃道:“垂髫,束发,弱冠,而立,不惑,知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
杨昊一愣,问道:“涂师傅,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啊?”
陈松笑道:“涂师傅说的是对年龄称谓,戴圣所辑《礼记??曲记篇》中说: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壮,四十曰强,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其中还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说法,意思是年纪大的人犯法不论罪,这一条我倒觉得很不好。”
“的确如此,坏人如果变老后继续干坏事而不论罪,只会让他们变本加厉地祸害社会!”
刘一眼认同地点点头,道:“常说的‘而立之年’、‘ 不惑之年’、‘ 知命之年’,则来自于《论语??为政篇》的记载: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经过几人一番解说,杨昊顿时明白,他好奇地问道:“那这冠礼也就是现在把头发剪短后才没有的吗?”
“不是!”
刘一眼摇头道:“现在剪短头发,的确没法举行冠礼,但实际上清朝就没有了。”
杨昊一愣,问道“清朝的人不也是长头发的吗?”
“清朝是外族人统治汉族人,他们是剃发留辫,还强制实行剃发易服令,巴不得将汉人同化,怎么可能允许汉人举行这种几千年传统的冠礼!”
刘一眼白了杨昊一眼,无奈道:“这冠礼起源于周代,止于明朝。”
止于明朝?
杨昊忽然想起陈松之前对清朝之事很了解,还和自己说过顺刀营的事,不由疑惑地看着陈松。
陈松所在的寨子还实行冠礼,属于延续下来的传统才对,魔域之中又属于与世隔绝,陈松所学又是他长辈所教,那他的长辈又是如何对清代的事如此了解的?
陈松仿佛看出了杨昊所想,笑道:“我们只要满十六岁就会外出。”
杨昊顿时明了,问道:“那你这头发怎么不弄起来。”
刘一眼也好奇地看着陈松的头发,问道:“是啊,十五束发,二十弱冠。”
陈松无奈道:“我束发的头巾掉了,所以就由它这样了。”
“什么头巾?”
洪鹰推开房门走出来,刚好听到陈松的话,好奇的问道。
“就是绑头发的头巾……哈哈哈!”
杨昊看到洪鹰的装束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洪鹰身上的军装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身异常怪异的服装。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