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翡翠原石之旅 第一百五十章:蟒带不代表一定就有颜色(第 2/4 页)
陈松看了下刘一眼所指的蟒带,发现还真的就像人的青筋似的,又像血管一样,是往外突的,看起来整体均匀,弧度很小。
刘一眼指向旁边一块原石上一条凸起的蟒带,道:“这条是色蟒,这凸起的蟒带表示翡翠原石里面绿色的部分与周围的无色或淡色的质地比较,结构更为详尽,水头更好。”
接着指向旁边原石上一条下凹的凹槽,道:“这条下凹的也是色蟒,和凸起的正好相反,其底下绿色部位的质地可能比周围的质地更为疏松,里面可能还会含有裂隙。”
陈松一愣。
这蟒带不是都是凸起的才对吗?
仔细辨认后,发现凹槽虽然下凹,但下凹的中间却微微凸起,结合刚才看到的原石风化壳上的凹槽裂,瞬间明白过来。
是与旁边无色、淡色粗粒疏松结构的基底比较,细粒结构的绿色部分凸出来,构成了色蟒。
“一般呈凸起的曲折细脉状分布在风化壳表面,犹如一条蟒蛇盘卷的都是蟒带,蟒突出于表面,细腻光滑,用手摸不会感到粗糙,绿在翡翠原石的鼓包处是好绿,在凹处的绿就差一些,所以蟒的形态、颜色、走向、倾向是判断翡翠原石绿色变化的重要标志。”
刘一眼笑道:“ 玉界所说的宁买十鼓,不买一瘪,买一条线不买一大片,按照翡翠原石中的绿色形状特点来说,蟒带代表的就是一条线,一条线的带子绿与一大片靠皮绿是同一种绿色形状的两种表现形式,是线性与片性的分别,线的厚度是已知的,而深度是未知的,而片的面积是已知的,而厚度是未知的,这一条线的蟒带,涨的几率自然要比一大片高很多。”
杨昊问道:“师傅,那岂不是有蟒带的原石都不会差?”
刘一眼点头道:“是的,蟒带是判断翡翠原石有无颜色及颜色分布状态的重要依据,有蟒的地方经常有色,深受好色的玉商喜欢,有的玉商只喜欢买带蟒带的翡翠原石,这也造成此类翡翠原石毛料的价格越来越高。”
陈松问道:“这蟒带就分色蟒和种蟒两种吗?”
“当然不是,这蟒带根据颜色和形状都能分出很多种,以往人们看蟒时,只是从现象来分析,而没有从本质上去研究,其实蟒的表现就是本质不同,在相同的外动力作用下的差异表现。”
刘一眼走到一块黑乌砂原石前停下,指着上面像一条筋一样的灰白色蟒带,道:“这块是老帕敢的黑乌砂,上面这条就是白蟒。”
黑色的石头,白色的蟒带?
陈松好奇地问道:“刘师傅,这白蟒是怎么形成的?”
“白蟒是翡翠在原生矿形成过程中,局部钠铝辉石结晶受后期热液作用、局部结晶颗粒变成细条带状有方向性的热液作用,当这部分原石的原生矿被破坏成块状,受地表风、雨、冷、热变化及滚动过程中磨蚀等作用后,因不同细度的钠铝辉石在表面形成差异风化而显出来的一种现象。”
刘一眼摸了下原石上的白蟒,继续道:“白蟒就是较细颗粒呈带状在翡翠原石上反映出来的风化情况,一般在风化壳上呈灰色、灰白色的带状,也有呈块状分布的。像这一块,黑石头上有灰白色的蟒属于最佳的表现。”
“这一块也是白蟒。”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