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翡翠原石之旅 第五十八章:互生互化(第 2/4 页)
陈松认同地点头道:“最重要的就是精与气,这两者密切相关,精血同源,故有时并称为精气,如肾中之精气、水谷之精气等,这两则的阴阳属性不同,精属阴,气属阳,因此精与气去到极致是可以相互化生。”
刘一眼叹道:“精能化气,气能生精,精能化血,血能养精,精能化气…..人体机能自我循环,自然体内就能生生不息!”
“精是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其中水谷之精在脾、胃、肺、心的共同作用下化生为血液,肾精生髓也能化血,所以精足则血旺。如果水谷之精不足或肾精亏损,均可导致血液的生成不足,引起血虚的病变,肾精源于先天,又依靠后天水谷之精的充养,主要藏于肾中,在肾精的生成与输布过程中,血液也可以充养肾精,如肝藏血,肝血就可不断地滋养肾精。所以,血旺则精足,血液亏虚也能导致精的不足。”
“气性动而属阳,血性静而属阴,所以气与血之间的关系可以从阴阳的相互关系来认识,中医学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帅,即统帅、主管之义,而母,有源泉、根本之义,因气属阳,故能统管血的运行,血属阴,所以是化生气的根源,但是,气与血的具体关系表现在多方面,主要表现在气生血、气行血、气摄血三个方面。”
“另外,血属阴而主静,则易固守于内,气属阳而主动,故常发散于外,气与血相合,一方面血有了运行的动力,另一方面气有了运行的载体,也就是说,气必须依附于血,才不致于流散不收,所谓流血过多是因为气随血脱的表现,除补血止血外,还需要益气固脱以急救之!”
“而津血同源,两者都由水谷精微所化生,都依赖于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同时津、液又是血液的组成部分,经脾胃的功能生成以后,可上输于心肺,与营气相结合化生为血液,当运行于脉外的津、液落渗入脉内,便成为血液的一部分,运行于脉内的血液,其水液部分渗出脉外,便成为脉外津、液的一部分,这两者是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同样也是能载气和生气。”
“这气与血,一阴一阳,具有互生互化的作用,属于人体元气的生成来源,有肾中所藏的先天之精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气,而这两脏都需要血的滋养,使其功能正常,才能化生元气!”
刘一眼一口气说完,转头看向陈松,问道:“不知老朽理解得对不对?”
“的确如此,相互相生又同是载体,缺一不可,气和血是对武者来说也是根本!”
陈松有些意外,心里暗暗咋舌!
没想到刘一眼以前就对人体每个部位都已经了解得那么透彻,积累得如此深厚。
所欠的只不过是一个契机,现在自己只是稍微点了一下,他就直接能全部都融会贯通。
都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知识是靠积累起来的,集零为整。
也许现在有些学的东西不懂,但只要把它记住,总有一天会彻底明白!
甚至随着知识的积累和人的所见所闻增多,当初抓破头都想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直接理解,举一反三!
“想不到气血的作用那么大!”
“是啊,没想到人的寿命长短看的就是体内气血。”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