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下 高层参商不相逢 公司泾渭两分庭(第 2/3 页)
自从上次那个小说错过截稿期以后,他的新小说虽列好了提纲也开始更新,但看的人寥寥无几,再写下去也没多少意思了。网文终究不同于传统文学。是他太无知了,是他太传统了,是他生不逢时。致远在寂静的黑夜里反思着自己这几年的作为。
没有读者即停笔!所以,文学需要读者吗?
近来何致远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写给自己还是写给别人,这是文学或艺术的一大对立或分类。
忧愤诗、锦绣词、沉思录、忏悔录、随笔、日记、摘录、家训……为自己写作的人看起来更像是忧郁的哲学家或精明的治家人,他们全力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或家庭生活,他们的智慧产生于自己缥缈又敏锐的思索抑或是自己焦灼又矛盾的生活,所以,他们的作品最终服务于自己的思索或生活。
立世大论、各类小说、政治瞻瞩、兵法谋略、神鬼故事、家国人之传记……为他人写作的人,他们像是浪漫的青少年或闪亮的演讲家。青少年一丝一毫的奇思妙想或喜怒哀乐无不需要有人来关注,演讲家一颦一笑、一字一句的斟酌亦急需有人来认同或膜拜。倘若没有观众,恐怕少年不再欢腾,演讲家不再开口。
平静又深邃的哲学家、睿智又多产的治家人、忧郁而跌宕的少年君、华丽磅礴且善于操控的演说家……到底自己是哪一类人呢?何致远重新点燃了一支烟。
此时此刻的包晓棠正在东半球的瑞士洛桑,一行人参观完老城的圣佛朗索瓦教堂和圣母大教堂,正准备前往奥林匹克博物馆和奥林匹克花园。白色柔和的博物馆外观、终年燃烧的奥林匹克之火、不同运动造型的雕塑、各个年代竞技的油画、历届奥运会的纪念物……奥利匹克花园虽小,但周边环境鲜艳优美,草地雕塑令人沉思,竞技主题也十分独特,晓棠跟着导游出了博物馆,在外面的草地上游览。
在明明白白的洛桑湖畔风景中,晓棠竟想到了李志权和她的初恋。孤独人的人即使身处觥筹交错的盛宴之中,也依然孤独。
李志权可恨,但他也有可爱的地方。他带她去看最新的电影,电影院里两人十指相扣地依偎在一起;他带她去吃各种美食,两人口味截然不同,他总是优先考虑她的口味;他带她去各种风景明媚的地方游玩——海边、景区、浓荫绿道……他拉着她带她参观他的人生和他的向往。
如果当年她的初恋赵腾华能再坚持一下、强硬一点,如今的他们恐怕早已儿女双全了。犹记得,当年他俩刚工作没钱,两人的晚饭只有一份酸汤面,他吃面她喝热汤;待发了工资腾华总是先给她买一件小礼物作为爱的象征和补偿;到了每年换季的时候,他自己没几件好衣服却总优先给晓棠买裙子……起初的赵腾华追自己追得那么热烈,最后他俩的分离竟那么悄然。
晓棠忽然想通了!
想通了两人的不长久和他人的不可靠——像一种必然一样。至于那些白头到老恩爱一生的夫妇和可靠的朋友,那属于平凡中的奇迹。
姐姐晓星过得不好是因为她没有全力为自己过,她对梅梅她爸一直抱有厚望和厚爱;英英姐过得好是因为她掌握了自己生活的权柄,她从不担心姐夫的离开或者生活的意外,因为她的家庭她的生活她全权说了算;以前的同事洛洛先是好后来又不好,好是因为她嫁了个有钱人整日戴着钻戒穿着名贵衣服,不好是因为她离婚以后失去了独立生活的动力和能力,离婚后的她除了打着孩子的名义向前夫讨钱没其它路子了……
靠人不如靠己,将感情寄托在莫须有的缘分上,不如好好把握现在、踏踏实实地认真生活。遇到合适的人那就往下走,遇不到了那便独自虔诚生活。晓棠端详一个黑人男性努力奔跑的石雕,出神许久。
第二天一早,仔仔上学去了,漾漾去周周家玩耍,桂英九点醒来后吃了两碗小米粥上班去了。致远要送,桂英执意不让他送。老马在阳台边听戏,时不时瞅一瞅致远的动静。
他每天早上六点起来,早前起床后在餐厅里打电脑,最近不怎么抱电脑出来了。今早六点起床后,又回了屋,而后他送仔仔出门、送漾漾去周周家、照顾桂英吃早饭。桂英肠胃还是不好,他又递水又递药地跑来跑去,看起来着实忙活的。老马暗忖:不可否认,这个女婿是辛苦,可辛苦的劲儿没放在该放的地方。
中午老马和致远、漾漾三人一块吃饭,漾漾早会独自吃饭了,致远还在边上给她夹菜喂饭。翁婿两无话可说,三个人的饭桌只剩漾漾一张嘴吧唧吧唧、呜哩哇啦地。
“致远,你没什么朋友吗?我看你周末也不怎么出门见朋友?”老马忍不住了,脱口问了这么一句。
“呃……我朋友比较少,来往也少。”致远坦诚回答,继而又自己吃自己的,仿佛什么隔阂、什么不愉快丝毫没发生一般,倒弄得老马好个没趣儿。
桂英到办公室以后,好多事情涌来,中午饭又错过了饭点,只得和昨天一样,从抽屉里吃些零食当午饭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