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太平洋上的船(第 2/4 页)
再说该问的话也必须问,不能显得无所不知。
“叫我梅兰吧,这是我的中文名字,”梅露兰·多拉笑得没事一样:“所谓抄袭是个误会,请苏先生原谅那两个冒失鬼吧。”
梅兰,这是丫鬟的名字。
已经扯淡几分钟了,苏长青的时间浪费不起,既然一再询问就告诉人家吧,她大老远跑来不可能只为了问这个,结束一个话题才能开始另一个。
“因为我一直对沉船故事很感兴趣,只不过那是另一艘沉船,太平轮。”
苏长青说了个故事。
外公是浙江沿海的渔民,很小的时候就听他说三十多年前有一艘客船在夜里沉没了,淹死了成百上千人,天亮时海面上漂浮着各式各样的箱子。
长大后才知道那是太平轮,四九年开往基隆港的。
战争时期最后一班逃亡客轮,沉没之时一定发生了许多故事。
后来当了导演,就琢磨着把这个事件搬上银屏。
八五年泰坦尼克号残骸被发现,同样死难惨重的沉船事件,自然也引起了苏长青的注意。
“我查了些泰坦尼克号的资料,各种故事看多了,有一天喝了酒突发奇想,就写下了《我真的不想坐泰坦尼克》。”
苏长青的外公真的是渔民,写之前也的确喝了酒,就这两句是实话。
从太平轮扯到泰坦尼克当然有目的,他话锋一转:“我把故事设定在泰坦尼克号上,是为了纪念残骸发现九周年……”
梅露兰·多拉插话问道:“为什么纪念九周年?”
残骸八五年发现,到去年底的确九周年,可没道理纪念九周年吧?
苏长青叹了口气:“因为九在我们的文化里是阳数之颠,我希望所有死难者在九泉之下安息。”
梅露兰·多拉看了眼翻译,有些话显然没太懂。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