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这种生活(第 2/4 页)
所有人都回去等通知,时间也过十二点了,三个同学带上丁嘉洛一起去厂门口的小店吃饭。
路上苏长青抽空提醒杜可可:“胡笳误以为这项目是你们厂的,等会说话注意点。”
杜可可根本不在乎:“以为是我们厂的怎么了?再说也没人说是我们厂的吧?这么多外地剧组在我们厂租棚子,进进出出难道都我们厂的?”
“少东拉西扯就是了,没必要引起误会。”
“有什么可误会的,我不就是北影厂的。”
算了,这年代根本没那么强的侵权意识,杜可可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爱咋咋地吧,没必要总哄着别人。
苏长青递给丁嘉洛张名片,让她重新认识下现况。
才坐下胡笳就说了一件事:“晓艺参演的《离婚》前两天送《大众电影》参加百花奖评审了,打算角逐最佳女配,没想到你说的那些话还有谱。”
苏长青对这部电影没印象,好像是老舍的民国戏,九十年代恐怕没观众。
因为还没网络,当年百花奖票选很费时,作品得早早就送审,而后在《大众电影》上推出提名作品,读者根据杂志提供的选票进行票选,并邮寄到杂志社,整个工作提前大半年就得开始。
苏长青还担心记错了,呵呵笑起来:“真的?看来跑江湖也有蒙对的时候。”
杜可可不明所以:“怎么着,有什么我不知道的好事?”
胡笳把苏长青在人艺铁齿铜牙的事说了:“现在我们院都知道我有个会望气的导演同学叫苏长青,以性命担保铁口直断。”
杜可可狐疑地看着苏长青:“你怎么总是未卜先知……”
装神弄鬼的事总有点尴尬,苏长青偷偷踢了她一下,顿时没声了。
同学聚在一起很少有展望未来的,甚至不喜欢谈当下,都是回忆在校时光,聚一百次聊一百次,这次也不例外。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