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气息(第 1/3 页)

    柏林时间十八点整,梅露兰·多拉打来电话,关心苏长青的创作状况。

    毕竟大学里修过电影相关专业,她有点反应过来了:“您既然有能力为日本人提供剧本,按道理应该储备充足,怎么会否定一个就需要构思新的呢?”

    她倒是没有质问的意思,是真的不解,实力不允许她怀疑自己的魅力,不相信苏长青宁可在酒店里睡觉也不陪她玩。

    苏长青努力装作清醒,但并不成功,听声音就是刚睡醒。

    “我没有外购剧本的习惯,一直自主创作,储备的都是故事。”

    一天过去了,梅露兰·多拉思前想后有了些歉意:“我不该干涉您的创作,回来后认真反思,或许我的想法太狭隘了,就像中国成语说的那样,旁观者清,您对德国以及西方社会的观察可能是对的。”

    何止是可能对的,苏长青多看了三十年历史,比当代任何人都更有资格下某些结论。

    有些事一旦掺合了私人感情就容易变味,梅露兰·多拉对苏长青好感虽然还没有与日俱增,但也算与时俱进,这是把民族自豪感抛到九霄云外了。

    另外她虽是德裔,毕竟是美国人,那种下意识占领道义高地的欲望非常强烈,不愿意输给任何人。

    何况这些年好莱坞也没少污蔑糟蹋德国,各种神剧不计其数,有些剧的质量并不比后来的抗日神剧好多少,相比较之下苏长青反而显得尊重多了,有什么好计较的。

    另外有一点必须承认,不善于自我反省与纠错的人或者民族都不太可能成为顶尖,即便一时风光,最终仍是跟班。

    日本和德国是最好的例子,德国该说软话时很软,关键时刻噗通就跪下了,然后举世称赞其道歉的勇气,发展限制因此少了很多,最终成为欧洲真正的霸主。

    姑且不论是否骗炮,反正战场上没实现的后来依赖发展实现了,而日本却功亏一篑。

    后来梅露兰·多拉对苏长青说过:“以我的观察,中德是最相似的两个民族,都善于思考甚至热衷于自我批判,有很强的纠错能力,都会为不是世界一流而焦虑,这在其他地方很少见。”

    其实真正熟悉美国的人都了解,德裔才是这个国家最大族裔,很早就超过了盎格鲁撒克逊人,德语一度差点被定位官方语言,德裔在政治经济中的话语权也是非常大的,甚至二战盟军东西两个战区的司令官都是德裔,当年很大程度上是德国人打败了德国人。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互联网上德吹挺到了最后的原因,再往后真找不到可以吹的人了。

    苏长青把放弃《朗读者》的面子彻底给了梅露兰·多拉:“你的建议还是对的,我是局外人何必掺和这些事,这电影拍出来也不会被理解,如果西方人拍类似一部解构中国人精神的电影,我也会不舒服。”

    梅露兰·多拉显然很受用苏长青的大度,但仍问:“放弃剧本损失大吗?目前项目进行到哪个阶段?”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他喜欢你很久了 势不可挡 仵作惊华 温香艳玉 白色口哨 偷香 入迷 偏执狂 魔种降临 谁把谁当真 撒娇 刺青 最后一只瓢虫 丞相不敢当 娇瘾 俗人回档 夜行歌 不循(重生) 重生香江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