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撩的代价(第 1/4 页)
苏长青注意到梅露兰·多拉始终没提大卫.兰道。
去年两人接触过,这个人是《泰坦尼克号》制片人之一,如果想栽赃,是有可能声称故事从他那泄露出来的。
然而这个人从未被提起,有三个可能性。
一、大卫.兰道只是漫不经心见了苏长青十来分钟,早就忘了这个人,连名字都没印象,没有对上号。
二、他始终不知道剧情,压根没有泄露可能,没必要提及。
三、这人知道剧情也记得苏长青,可事情爆出来后为了自保守口如瓶了,压根不敢提见过这个人。
是没必要提,当时见了那么多中国人,都长差不多谁分的清谁是谁,何况压根就没聊两句,凭什么背这个锅。
苏长青有个预感,很可能还会再见到这个人,毕竟他有大陆人脉,之前引进了《真实的谎言》,后来《泰坦尼克号》以及《阿凡达》也都是他卖过来的,没理由不派他来处理这个棘手问题。
如果好莱坞还想处理的话。
一个多星期过去了,梅露兰·多拉没有再联络,好莱坞那边也没动静了,难道史上投资最大最赚钱的一部电影,就这么被苏长青搅黄了?
《泰坦尼克号》前期的投入很大,好莱坞不太可能认亏几千万,不知道在憋什么大招。
不过九十年代的时间慢,大洋两岸一件事来来回回十天半个月弄不清很平常,老美从来也不是以效率高闻名。
苏长青没必要替别人操心,拍不拍是他们的事,自己的戏得拍好。
《太平号》车厢外的戏占比不大,但集中了大多数特技,又拍了半个月才完成,如此一来开机已经一个半月。
而后开始车厢内的戏,需要在车辆行进中拍摄。
一辆改造过的废旧车,不可能为了拍戏而安排进入运营调度,所以列车始终就没开出过货运站。
只要开动起来就行,货运站很大,只要变换方向和轨道,窗外景物就不一样,不穿帮是第一要求。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