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游牧民族的困局(第 3/3 页)
望着桌上的世界地图,朱厚照心情起伏不定。
东察合台,说穿了势力正处于最为羸弱的时期。
这也是游牧民族的通病,或者称为游牧民族的困局!
这个困局,至强盛的匈奴伊始,便一直处于无解的状态。
游牧困局指的是人口、畜群、牧地三者之间的矛盾,游牧民族的经济方式是粗放式牧业,人口和畜群在游牧民族最重要的财富,人口增长仰仗畜群的增长,畜群增长依赖牧地的增长。
但这里有个最大的问题——人口和畜群可以无限增长,牧地却是有限的。
游牧困局在游牧部落规模较小的时候并不凸出,但是当这个游牧部落的人口,以及牲畜数量,超过所辖牧地的承载力之际,矛盾就开始尖锐了!
这个时候,牧地开始沙漠化,牲畜开始逐渐死亡,之后人口也逐渐开始减少。
在这个时候,游牧民族通常只有几个选择。
一是内耗,以斗争、互相残杀的方式,来恢复原来较小的游牧规模。
二是对外扩张,掠夺新的牧地与满足生活所需的各种物资,在战争之中,走向鼎盛,或者走向灭亡。
至匈奴开始,或者说当某个强大部落一统所有游牧部落时,这种方式就开始了。
但朱厚照知道,唯一成功突破游牧困局的,能跳出桎梏的王者,古往今来,也就成吉思汗铁木真一人。
但铁木真陨落之后,他的后世子孙,哪怕统领各个汗国,仍然处于这种窘境!
当然,也有第三种方式,定居化!
即用适合农耕的牧地转化为农场,用较小的土地养活更多的人民。
可是,广袤的草原,养成了游牧民族宽阔的心胸,与骄傲的气质,但同时,他们不羁的性格,也无比鄙夷定居,蔑视农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