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黄河大手笔(第 3/4 页)
一大早,内阁四臣就来了,规劝正德皇帝召开大朝会。
想了想,正德皇帝同意了。
————分段————
所谓的大朝会,包括弘治年间还整出了晚朝,说穿了,这无非就是走过场,彰显个必要的政治形势。
大朝会上,很少有人会当真去爆几个雷,也几乎不太可能会有突发事件。
所有于大朝会宣布的、颁布的、通过的,基本于事先已经完成了商议,又或者是某事不绝故而试探群臣的意见。
不过,这种形式却是必不可免。
通过大朝会,就代表着一种意思——大家在这里全部通过了,不但代表了这件事的神圣性、合法性,更代表这件事合乎礼、合乎法、合乎情,几乎就可以当成是国策一般的重要。
说穿了,在这里走了形式,通过之后……就代表着,这件事情大家都认可了,谁要敢反对,谁要敢拖后腿,就是犯政治错误,大家可以群体而攻之!
不但不会有任何心理包袱,还能捞一些政治成绩。
鉴于此,正德皇帝立即动了心思,他吩咐刘瑾,去传了焦芳。
说实话,这个时候正德皇帝是尴尬的。作为皇帝,他只有焦芳一个可用的狗腿子……这怎么行!
不过,作为皇帝也最不缺人!
问题的关键在于,用谁能发挥作用,怎么将人用好,用谁最为合适,才是正德皇帝需要思考的事情。
所以,他一点也不着急。
很快,焦芳就到了,正德皇帝微笑着让焦芳坐下他早令人摆好的锦墩,道“朕今日唤爱卿到来,是想和爱卿商议几件事……”
“其一嘛,是黄河疏浚并改流河道。”
“不过,朕的意思是不妨把事情搞大点!”
焦芳吃了一惊!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