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匠人(第 2/4 页)
可是,大明内部蠢蠢欲动……上次兀良哈潜入哪里都不曾清楚,南方波涛汹涌,勤王的军队到底是什么心思?
谁敢保证!
牵一发而动全身!
刘健捋捋胡须,来了个老成持重的建议,道:“陛下,事已至此,臣建议武功卫北移,以防不测。”
弘治皇帝把眼观其他人,三人都点点头。
弘治皇帝目光若海,深沉无比。
武功卫近五万大军,是距离宣府最重要的军队,平素护卫京畿,也兼护卫八达岭一带,更是不久之前于延绥更替回归的百战之师。
若是这支军队去,战力倒也无虞。
但弘治皇帝不同意这个方案:“朕相信镇朔将军,也相信太子,此时朝廷需要做的,是保证宣府一应后勤物资不得短缺,而不是贸然调动京军。”
刘健稍作沉吟,便不再劝。
君臣数人看着地图,眉头都皱了又皱。
若是武功卫不调动,那么……总不成调动山海关?
可辽东怎么办!
大家的念头动来动去,弘治皇帝始终不为所动。
弘治皇帝吩咐道:“去传焦芳……对了,去皇庄唤刘瑾来此!”
很快,焦芳到了。#
继续阅读!连同刘瑾也被抓了来御书房。
焦芳来得很匆忙,大战一起,最忙的就是他!
他不但要准备黄河诸般事宜,委派工匠官吏去勘测现场,更要准备黄河诸般细事,更重要的是,军需物资全部需要他操心。
焦乌头,最近头发都白了!
焦芳奏道:“陛下,宣府、大同以及延绥所需物资,臣已按原有数量,加拨了五成,连同太子殿下要求的匠人,亦紧急协调中。”
弘治皇帝一听协调,眉头蹙得更紧了。
因为,此时大明还当真缺匠人。
一个皇陵,一个黄河,兼派去宣府陷落的,京师附近当真难寻人手。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