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卡脖子(第 1/3 页)
酒足饭饱、灯红酒绿、红灯绿酒、敬酒不吃吃罚酒、借酒浇愁、酒逢知己千杯少、酒后失言、对酒当歌、酒囊饭袋、今朝有酒今朝醉、酒肉朋友、花天酒地、杯酒解怨、今日有酒今日醉……
再比如写酒的美妙诗篇,李白、苏轼、辛弃疾、白居易……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对酒做了无数美好的诠释,也写下无数流传千古的经典。
自古以来,诸夏民族对于酒,就爱到了骨子里。
可在这个时代,限于粮食,哪怕是皇室,通常也以果酒为主,朱厚照宴席宾客,也不虞带个坏头,故而他每每浅尝即止。
但没人不知道,酒的市场会有多大!
可以说,一个大家都懂的道理是,赚苦哈哈手里那点粮食钱,何不如把粮食摇身一变,变成价格更为高昂的东西!
只要陛下不是忽悠人,明天又该有多少小可爱落袋?
朱厚照此言一出,别说喜好饮酒,深知酿酒乃是一笔巨大财富的诸多藩王,连同各路士绅的代表们,也不由把脖子拉长了一些,生怕小皇帝是瞎忽悠。
当然不是!
朱厚照于皇庄地窖,不知已经酿好了多少美酒,就等储藏些年头,消一消酒的躁气,只等商路一开,他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别的不说,单单是草原,以及辽东,朱厚照就能光靠卖酒,再养活十万羽林卫!
当然,这玩意肯定不能多,多了也不会值钱!
这玩意同样需要管制,否则粮荒保证也会来!
他打算学盐引,谁想卖酒,就乖乖掏银子来买。
否则,饥渴的锦衣卫、东厂、西厂大爷们,不介意狰狞地笑起来,快意地掏出刀子,然后再将捣乱的家伙,捅一个透心凉!
“陛下,当真放开禁酒令?”
淮王朱祐棨眼睛大亮,他和朱厚照的关系与其他藩王不一样。
比如兴王,虽然是朱厚照的亲皇叔,大家都来自成化帝播下的种子,但朱厚照却对兴王恨得不是一点半点;再比如代王,虽然和朱厚照亲厚,也爱撒个娇,依仗着太后把他当亲弟弟,也能捣个乱,不至于受处罚。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