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军营不能吃海鲜(求收藏)(第 1/4 页)
太子殿下吃瘪,兵部很开心。
兵部也由此动起了心思——凡有关军队的事情,俺们兵部都要出头。俺们要让所有的大头兵都知道,军队的事情,俺们兵部说了算。
于是。
刚上任的兵部尚书刘大夏,满嘴狂喷唾沫:“臣启奏陛下,寿宁侯、建昌候二人,仗皇亲横行乡里……如此之类,不胜枚举。”
“此乃二人之罪状,其招纳无赖,网利贼民、夺人田土,拆人房屋,虏人子女,要截商货,占种盐课,横行江河,张打黄旗,总九则大罪,望陛下明查!”
就连五军都督府也群情汹涌,纷纷上奏。
无数御史风闻,也大力讨伐二人。
弘治皇帝当了十多年皇帝,第一次头疼起来。
怎么办?
左边是小舅子,右边是亲儿子,该帮哪一个?
但朝堂诸公都帮着太子,这又是怎么回事?
其实,造成这个现状的原因,也很简单!
朱厚照想得太复杂了!
对于礼法来说,他当然不能随意招惹寿宁侯建昌候二人。
但是,为何不能用逆向思维来思考问题。
倘若是二人来招惹他呢?倘若是他吃亏呢?
还存在礼法的问题么?
当然不存在!
这个操作的核心,就是朱厚照手续齐全,一心为公,且还受了委屈。
寿宁侯打了人之后,衡量的天平就歪了。
更何况是打死了人!
这等证据齐全,手续完备,且十足十地有机会怼翻一个侯爷……这个时候,大家会怎么办?
当然是往死里怼!
而朱厚照,自然就捡了大便宜。
他压根就无需去联络什么人,也无须去搞什么暗示,这些人自然就会把太子摆在一个高尚的位置上!
所以,这些土地完全不存在争议。
他所顾忌的礼法,也不过是他人嘴巴歪了歪,就变成了太子光辉、仁慈、善良,一心为国的形象。
这些土地,也自然而然回到羽林卫手上。
当然,太子毕竟是心疼舅舅的。
私下里送点礼品,送点补品,送点银子,是不是很应该?
偏偏,太子殿下敲锣打鼓送了一大堆,被寿宁侯张鹤龄扔出来了。
这下,就连皇后也不帮他了!
这件事情之后,朱厚照沉思了许久。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