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七章 互利共赢(第 3/4 页)
刘彻的这些想法没瞒着唐奇,早就借卫青和平阳公主的口,前前后后暗示过无数次了。
唐奇对此也有心理准备,只是没想过来的这么早。
“先生,考虑得如何?”刘彻问道,“如果先生实在不愿意,朕也可以另想其他办法。”
不得不说,以皇帝这个身份来看,刘彻对唐奇真是倾尽了所有耐心。
几乎就从来没有下过命令,全都是建议和询问的态度。
要不是这样,公孙弘一七老八十的老头子了,也不至于吃饱了撑的和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争宠……
唐奇想了想,觉得事情也没自己想的那么麻烦,并且要是能在西汉推广一些基础实用的科学常识,不论对自己还是时代都很有用。
于是答应下来,只不过提了个条件。
“臣可以去太学讲学,不过不是以讲师的身份,也不会专门开课。”
“有兴致讲的时候,臣就以公开课的形式在太学开坛讲学,届时不论任何人,都可以听讲。”
“但这种公开课并非常设,而是一段时间讲一次,陛下可能答应?”
唐奇并不打算在西汉推行系统性的科学教育,而是将其进行拆分和通过符合时代的修改,以零碎的方式慢慢讲出来。
此举不仅不耽误科普,也容易降低儒学和皇权的警惕性。
毕竟后世天朝教育里的科学观中,不仅有方法lu
,还包括完整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
前者或许还好,后两者却是建立学派最重要的东西之一!
儒和道为何从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能在西汉朝双足争锋,乃至于后来儒学获得最终的胜利。
都是因为在对宇宙、世界的解释,人和世界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等世界观的建设中,最早进行完善,并且能根据客官条件的发展不断改进。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