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名动长安(第 3/4 页)
好嘛,幸臣的帽子戴牢了!
武将就没那么多心思,一来唐奇拿出的很多东西都和军队有关,战斗力上去了立功就更容易,很容易引起武将的好感。
再则唐奇是个文官,虽然身强体壮,但从来没有转行的念头。
不和武将群体争军功,做生意又不忘带着大将军的弟兄们发财,这就很舒服了。
又是皇帝信任的人,那不就是自家人?
于是就产生了唐奇明明一个“文人”,却在文官群体得不到认同,反倒和武将们熟稔的奇怪景象。
至于御史大夫李蔡,一来是出于生意伙伴,二来他本职就是监察百官,不能有任何偏向。
公孙弘又是出了名的大权独揽,李蔡这个有心也有机会角逐丞相位子的人,天然就属于打压对象。
而李蔡又是武将的出身,会稍微偏向唐奇,就理所当然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其中有多少是文武们的本心,有多少是揣摩皇帝心思之后的故作姿态,那也很难说。
这一点,即便唐奇写了篇让大汉上下都很振奋的文章,也不会改变。
所以当武将们站出来,想用皇帝召见的理由给唐奇解围后,以公孙弘为首的文官群体,自然也就发声了。
公孙弘身为丞相,当然用不着冲锋陷阵。
中大夫应传昂然道:“太学生求学问道是本职,安定候既为博士,也有传道受业解惑的本职,何况既然答应了,又哪里有中途退却的道理?”
“诸位将军让安定候退却,却等于让其不战而败,这怎么能行呢?”
“能著有《大汉少年颂》的堂堂博士,怎可不战而败!”
“你们以为用陛下召见做借口,那些太学生就真的会信吗!”
应传之后,又有几个大夫同样出声。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