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祥瑞(第 3/4 页)
不知过了多久,卫青突然屈膝拜倒,高声道:“臣为陛下贺,为大汉贺!”
文武众臣这才惊醒,也推金山倒玉柱,纷纷拜倒下来。
“臣为陛下贺,为大汉贺!”
丞相公孙弘举着布帛,同样缓缓拜倒在地。
“得此《大汉少年颂》,臣为陛下贺,为大汉贺!”
“为陛下贺,为大汉贺!”
声声传出殿外,值守的郎官们受到感染,也禁不住高呼起来。
以至于未央宫内外,尽是大汉文武的欢呼声!
刘彻心潮澎湃,猛地站起来,“嗖”的拔出天子剑指向天际,也禁不住高呼:“为大汉贺!”
须知在殿内的文武,有一个算一个,无不是才华出众之辈。
按理说区区一篇文章而已,再怎么华美,怎么犀利,在场的无不是见多识广之人,最多也就赞叹几句,夸奖几声。
再夸张点,求一篇抄本带回去珍藏,或劝谏天子将撰文之人征辟为官,差不多也就这样了。
唐奇借来的这篇《大汉少年颂》再怎么好,也不至于夸张到这份上。
但问题在于,此文出现的时机!
若是高祖年间出现,最多也就是用来提振士气,歌颂开国皇帝功劳。
若是文景年间,被匈奴人压得抬不起头,最多也就是激励。
但元朔五年,不同!
此时距高祖建国已数百年,正值王朝中期。
刘彻继位后励精图治,文武两把抓,第一次让汉匈攻势颠倒,大汉不再仅仅是文兴之地,武功同样昌盛!
同时又独尊儒术,乾纲独断罢戳百家。
不管从长远看对还是不对,至少现在,这位年轻的帝王做了,而且做成了不少事,将大汉带到了另一个顶峰!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