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儿子教育很重要(第 2/4 页)
不然年少的刘彻接触儒学,对黄老心生抵触,崇尚黄老的景帝理论上说该严格打压才对。
事实却恰恰相反,打压拒绝的只不过是窦太后,景帝压根没表态过。
所以在刘彻的心里,让刘据只学习儒学,和刘彻“只准认可儒学”之间,连一丁点的联系都没有。
何况为了给打击匈奴找理论基础,刘彻崇尚的还是公羊儒。
就是那个推行大复仇主义,极其刚烈凶猛的公羊学派!
自幼沉浸在这样一种学派里的继承人,怎么可能成长为一个只知道愚忠愚孝的无用书生呢?
可唐奇的“预言”,让刘彻的自信心遭到了重大打击。
他一不理解为何自己老了之后,会昏聩到听信几个幸臣的挑拨,和亲手培养的儿子、继承人反目成仇。
二也不理解真到了那个时候,早已经成人的刘据,为何会做出那等莫名其妙的应对。
叛变也好、弑父也罢,是能临时决定的事情么?
按照现在的刘彻对帝国继承人的要求,如果父子间真到了那个地步,而自己的昏聩也的确不足以执掌帝国。
并对太子产生了绝对不应该产生的杀意,还准备付诸实施。
作为帝国的继承人,刘据要求生理所应当,甚至应该早早就感觉到威胁,并将其扼杀在摇篮里才对!
早做准备,及时纠集亲信起兵,到汤泉宫进行“兵谏”算是合格。
更早的发觉危机,默默积攒实力,利用朝臣的不满如春风细雨般架空自己,由此进行相对温和的权力交接,才算得上优秀!
刘彻本以为自己培养的继承人,应该和自己一样优秀才对!
可却居然会是那种结果?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