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服饰选择(第 3/4 页)
襦和袴都是内衣,儒家崇尚简朴,认为不该用丝绸来裁制内衣。
古代的裤子通常只有两条裤管,没有裤裆,上端连在一起,用带子系在腰间,所以叫做袴。
因为是内衣,所以不能外露,外面一定要穿裙或者深衣,农民劳作时上衣穿短袖,袴内则需要系一条兜裆布。
现在霓虹那边相扑运动员,或者一些节日,那些男人穿的兜裆布,其实都是中国古代的服饰。
司马相如带着卓文君回蓉城时,就穿着犊鼻裤、垆涤器,以此来羞辱卓王孙。
成语文君当垆,就是出自这里。
而到了六朝时期,一些世家子弟居然开始用白色的丝绸来做裤子,于是就有了‘纨绔子弟’的叫法。
这种衣服放在现代而言,一般人肯定无法接受。
所以造型师帮忙准备的,是魏晋南北朝以后,川府地区受到汉文化影响日渐深入后的服饰。
那时候男子服饰以衫代袍。
衫的袖子比袍的袖子更加宽大,大到‘一袖之大,足断为两;一裙之长,可分为二’的地步。
这样走起路来,甩手的时候就显得更加潇洒。
这也是为什么,杨振兴在看到对方给自己准备的衣服后,会认为这些衣服都是戏服的原因。
“杨总,您这次是接任川菜师门掌门人的重任,所以我们就打算让您的穿着,更加向川府那边的特色靠拢,所以才准备了这些衣服。
当然您不需要像古代人那样佩戴儒巾,裤子也是我们亲手制作的,外观看起来像裙子,实际上跟现代的裤子没有区别。”
看到人家为了自己这次事情如此费心,而且出发点也完全是为自己和这次的场合考虑。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