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节目直播(四)中秋节快乐!(第 2/3 页)
从这里也能看出国内对这件事情的态度。
宁愿自己掏钱,把收视率和广告收入等额外利益全部割让,只为了为中餐证明,就愿意做出这样的让步。
像之前说的那样,说明国内已经有意开始,逐渐为扭转国际印象,做出一些举措。
不提麦克等人的关注,直播还在继续进行。
在品尝过蔬菜高汤后,接下来马上要制作好的是海鲜高汤。
海鲜高汤,这次杨振兴准备了两种不同的制作方式。
“众所周知,味精最早是从昆布,也就是一种海带中提纯出来的,在我们中餐历史上,经常把海鲜的味道称之为鲜。
说到鲜,中国字是鱼和羊组合而成的一个字,从这里也能看出来,我们国家祖先,早早就在鱼和羊身上发现了这种独特的味道,并结合成了一个字来表示。”
放下特意准备的一个写有‘鲜’字的亚克力板,解释完起源后,杨振兴开始进入正题。
“鱼除了淡水鱼,再就是海鱼,海鲜里的食材含有大量鲜的味道,于是就有了使用海鲜来熬制的高汤。
这里我只选择了两个比较常见的做法。
一个是使用贝壳类,另一个是使用甲壳类,所以在大家面前的,白色的汤是贝壳熬煮出来的,红色的是虾头熬出来的。”
艾伦有些疑惑的问道:“为什么这两种食材是熬制海鲜高汤最常见的呢?”
杨振兴淡淡一笑,解释道:“首先贝壳类和虾蟹,是近海附近最容易捕捉到的,而且数量非常多。
许多贝壳类繁殖速度很快,在退潮的沙滩上就能轻松获取,虾的话也可以在不需要离岸太远的海域能够轻松捕捉到。
所以这两种食材,是熬制海鲜高汤最常用的。
其次就是那些生活在浅海区域的可食用小鱼,熬汤也非常鲜美。”
这一点,生活在海鲜渔村的朋友应该最清楚不过。
许多地方都有把贝壳跟鸡肉一起炖汤的习惯,熬出来的汤鲜的那叫一个夸张,甚至能让人感到口渴。
好像吃完一道味精放多了的菜似的。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