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1980 发展的问题(第 3/4 页)
本来方万山打算也进入下这个行业看看,但大鳄实在太多太大,挣钱的机会有很多,方家没有必要给后面人骂成吸血世家不是么,所有方万山犹豫了一下就没有进去,只是现在让老妈看好位置买楼,现在大姐与老妈一起逛楼市买楼,也是他们一大乐趣。
珍珠作坊现在早就给了大舅一家人,方家早就放手不管,没有想到是老好人的大舅把它打点的很不错,已经自己成立了品牌。
眼镜店一直温水煮青蛙,不声不响的,但是每年都以二到三的店在香江扩张,前年在方爸方元生的主持下就已经在弯弯扩展开来,太阳眼镜也没有抓住机会,打起自己的品牌,现在半死不活的是地摊上的货色。
方万山不想这方面花费太多精力,等一二看看大陆情况再说,反正这个都是给老爷子玩的。
soho快餐店现在在香江和弯弯没有竞争对手,但是也快到了二地的极限,再想扩张一个地域不划算,二是原材料有点供应不上,看着强大,其实危机四伏。
第一就是肯德基这个上校不可能不进入大中华地区,印象中马上它就进入大陆的首都了,
第二就是日本及棒子那边虽然都进入了,但是也有点水土不服,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那几家店不温不火的。
第三,没有自己的原材料基地,这个也是最致命,以后要与那些巨无霸肉搏,必须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养殖场,直接影响到马上就要进军的大陆。
第四,soho的企业文化,这玩意平时看着一点鸟用的都没有,但是在企业大了后,对品牌效用,员工的认同感及稳定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方万山其实很头疼,他完全是个外行,soho虽然现在给大哥在经营负责,但是他基本只是负责后厨的那点事,其他都有点抓瞎。倒是大嫂管理方面是一把好手,从方家第四代小子出生后,已经晋升为祖母的方奶奶就做主,让大嫂开始管理着soho。
不知道家庭还是什么原因,大嫂把soho那边大理的很好,就是时代或者眼光局限吧,发展还是比较很粗放,一味的做大中。
方万山打算找个时间与大嫂探讨下,成立一个美食研究中心,需要推出一下其他品种及口味的改善,至于上游的养殖基地还是等什么时候去大陆再说。
万达电子厂目前看还是不错,不管在世界的知名度还是香江来说,但是隐患也大。
第一:目前的产品都是低端的消费电子产品,技术很低端,模仿很容易。
现在掌机才出现二个月时间,日本与弯弯那边的山寨机就已经出现了,现在唯一的优势在与储存器的游戏内容,在这方面方万山在第一个样品做出来的时候,就让工程师们加密了,使用的可以拆卸的方式。
但是这个并不能维持多长时间,最终可能还是和上个产品录音机一样,不到一个月可能就要肉搏了,靠着储存器来挣钱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