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八零九章 睥睨于天地之间(求订阅求月票)(第 1/4 页)

    此时文庙前的众多年轻儒生,不由都一片沮丧哭嚎之声,神色则如丧考妣。

    那《谷梁春秋》倒还好,虽然是《春秋》三传之一。。。

    可以之为本经的不多,这本书与《公羊》更多是被儒人拿来决狱用的。

    可《古文尚书》流传至今,一直都是显学。

    他们学了一辈子的古文尚书,结果到头来,居然将被朝廷认定是伪学。

    日后科举,他们该以何为根?

    不过这些人已经没有了闹事起哄的心思,只因汾阳王说的那些话有理有据,让他们想不出反驳之辞。

    只要是真的读通了经史,再往里面细想,就可知《古文尚书》确有伪造之嫌。

    尤其是里面的地名,可不仅仅是河南与金城这两处。

    一些博学之人仔细回思,发现这样的情况,在《古文尚书》竟有十余处之多,都是西汉之后才出现的地名。

    可至圣先师总不可能是在西汉之后,编定出《尚书》?

    练气士自然是寿元长久,至圣先师说不定已成就神天之尊。

    可据说至圣先师与他座下的七十二贤,都以身合道。

    为弘扬儒学,庇佑人世,圣人与诸子早在战国初年就都不存于世了。

    所以众儒生此时脑海里面想的就只有一件事,速去书店里面购买《今文尚书》的注解,还有汾阳王的著述。

    考虑到当今朝廷,汾阳王已经执掌大权,重点当然是《格物》,《辩证》等书。

    不过在场的几位大儒,却还是抱着灵牌,不肯离去。

    其中一位中年大儒冷笑着:“你竟还想将古文尚书排除在科举之外?朝廷诸公与礼部胡尚书,他们岂能容你肆意妄为?尤其礼部胡尚书,他治的本经就是尚书。”

    可就在他语声落时,礼部尚书胡濙却背负着手,从文庙之内走了出来:“此言差矣!胡某束发以来,都是以尚书为本经,浸淫甚深。可如今思之,这古文尚书确有伪造之嫌。如果没有证据,证明古文尚书是儒门正本,那么朝廷只能罢黜此学。”

    他神情微微黯沉,眸光也有些晦涩。

    胡濙是不久前闻讯而至,全程倾听了李轩与众儒生的对话。

    就胡濙本心而言,是不想罢黜《古文尚书》的。

    胡濙精研尚书,早就意识到古文尚书可能是伪造。

    昔日汉末大儒郑玄与马融,很可能也洞悉了《古文尚书》的根本。

    他们虽然是古文学派,也在卖力推广《古文尚书》,可他们只注解秦博士伏胜传下的《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对于《古文尚书》多出的二十五篇没做出任何注解。

    可胡濙却从不敢公开质疑尚书,只因这天下儒生,至少有一成之人是以《古文尚书》为本经,仗以凝练浩然正气。

    而一旦《古文尚书》被证伪,那么不但大量儒生的浩气修为可能就此罢废,也可能令两汉之后,好不容易搭建起来的儒学体系一朝崩溃。

    何况胡濙私心以为,古文尚书中虽然夹杂着一些汉代大儒的私心,可里面的一些道理是对的,是对儒门精义的补充。而汉代以前儒门先贤对古文的态度,也大多都是不承认,也不否定。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洪荒之截教仙童 大夏文圣 剑来 异香 仙逆 邪帝狂妃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绝世神主 逐道长青 阵问长生 武圣! 我师叔是林正英 诡异降临 谋局 山海为龙 洪荒:截教副教主 洪荒之青虚 彼岸之主 不朽凡人 玄鉴仙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