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4章巡游与治黄(第 2/4 页)
山东、河北、陕西,他都去过,唯独南方,尤其是江南之地,倒是不曾去过,不由得心生向往。
带着四十岁的年龄,皇帝李嘉乘坐着龙舟,顺着洛水,入了黄河。
此时的黄河,虽然不及后世高悬十几米,但也不遑多让。
龙舟之上,皇帝居高临下,对于两岸的村落,一目了然。
他不由得心惊:“长此以往,黄河岂不是越堆越高?”
河南府属于腹心之地,一直是洛阳的粮仓,一旦运河有所闪失,这里就是最后的保障。
历史上,北宋黄河数次决堤,难民数十万计,对于国力的损耗,可谓是难以计量。
而如今,洛阳对于黄河的依赖更强,借助其水运,才能输送江南的粮食。
由此,彻底的治理黄河,刻不容缓。
黄河水道自东汉后的800多年基本稳定,循古漯水河道东行,复蜿蜒于今黄河与马颊河之间,在滨县之南入海。
五代时黄河决溢频率显著增加,而藩镇的割据混战,甚至以水代兵,更使河患愈演愈烈。
据记载,五代53年历史(907至960年),共18年有决溢的记载,即平均3年就会有一次河患发生。
如此情况,这还得了?
李嘉忧心忡忡。
“何时再有个王景呢?”
黄河这条命脉,定然是要妥当的。
船只行着越远,李嘉的心越纠结。
最后,到达了汴梁,他最终做出决定——对东汉王景的千里大堤,进行大规模的加固。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