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6章南诏(第 2/4 页)
作为后蜀的大将,高彦俦一开始就归属于潘崇彻,追随他平定蜀地,然后又北伐赵宋。
旋即到了大唐定都洛阳,他也积累功勋,封为亳州伯,食邑两千户。
在整个蜀地,他高家,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大户子弟,更何况还有勋爵傍身。
只是,骤然听闻,那后来才加入的郭守文,资历极轻,就已经成了洮州侯,真可谓是让他恶心到了极点。
“某神武四年,就追随鲁国公,平定蜀地,镇压宋军,更是携蜀军北上,立下功勋,如此历经七载,才只是伯。”
说着,高彦俦不由得愤愤不平:“而他郭守文,不过数载功夫,从防御使,再到朔方节度使,如今平定了吐蕃,镇守一方,赢得了偌大的名声,成了侯。”
“啊呀呀,真是气啊!”
在这般的阴雨连绵之下,高彦俦格外的气恼。
年近四十他,大半辈子都过去了,难道真的要在伯爵这一门槛上,无法得尺寸之进吗?
“父亲——”这个时候,他的长子高守业急忙走了过来,言语道:“知府那里让您过去,听闻大理国使臣朝贡。”
“知道了!”高彦俦点点头,叹了口气,这才收拾好而去。
虽然说在地方上,知府一官独大,但毕竟是文武殊途,尤其是涉及到了大理国,更是小心谨慎。
前唐时期,若不是因为南诏,耗尽最后一滴财政,以及军队,遇到黄巢时,也不会那么狼狈。
话说,西川的边患,要么是那些肮脏的吐蕃部落,要么就是大理部落了。
不过,这两地势弱,无法中央集权,自然只是一些散兵游勇,不值得一提。
高彦俦穿戴好衣裳,来到了更加宏伟的知府府邸。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