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各有心思(第 2/3 页)
姜维长吸了一口气,喝道:“大军出行,必正军规。”
顿时有传令兵将姜维的话一层层的传递了下去,汉代军中传令多采取此法,传令兵高举令旗,待主将传下一句指令以后,第一位传令兵立刻将手中令旗向下方挥动,并高声重复主将之语,待重复完成之后,令旗归位,待主将下一次训示。其实这是由于古代通讯不便导致的,此法一直延续到清朝初期依旧在使用。是以将军聚将点兵之时,并不是向后世电视剧当中那样主将在点将台上吆五喝六、滔滔不绝,主将所传的命令一般都是短小精悍,这也有便于传令兵重复指令。
此时整个校场之上,传令兵依次将姜维的话一层层的传递了下去,直到最后一位传令兵手中的令旗挥出再次收回以后,姜维再次喝道:“闻鼓不进者,斩!”
“闻鼓不进者,斩!”
“闻鼓不进者,斩!”
“闻鼓不进者,斩!”……
传令兵不断的重复着姜维的话语。不过这些,均与魏源没有太大关系了,此时魏源正一手拿着三尖两刃刀另外一手用力的推动着车辕,由于道路不平,路上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黄峰骑在马上,意气风发,心中暗自得意自己有着一个好阿父。否则自己这样既不用上战场拼命却又有军功可赚的好事儿怎会轮到自己。有道是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而身为后军裨将的黄峰此次所得到的命令就是将押运粮草。黄峰需将粮草先行押运至五城,五城乃潼关之内的第二座关隘。将粮草首先囤积在五城以方便后期调动,乃是姜维等三人提前商议而定的。
黄峰一行共计五百军士外加两千民夫,共计牛车四百余辆,木牛流马五百余架,毕竟现在还是在蜀国境内,故而随从人员也仅仅是负责看管住民夫不要逃离及清理沿途的山匪、猛兽、狼群等等。如果出了蜀国境内,想要押运如此多的粮草护卫人员至少要增加到两千人以上。若在魏境内运粮如此大数目的运粮定会引来魏军的觊觎。
在这两千五百人当中,黄峰绝对是最高的统帅,这使得黄峰更是意气风发,心得意满。他用眼角瞄了一下身后正在推车而行的魏源、牛芒二人,心中更是得意非常,此二人曾不断的得罪于他,现如今却不得不听从他的号令行事,这一路之上,如果不能寻机会取了这二人性命,他黄峰就算是白活了。
然而,押粮并不是向平时策马游玩的时候一样轻快,身后的这帮该死的泥腿子,走的比蜗牛还要慢。黄峰愤愤的挽了了一个鞭花,吩咐道:“在此树林略做休息,用过膳食之后再行赶路。”
命令一下,众民夫顿时欢呼起来。纷纷解下肩膀上的绳索,然后在路边或躺或坐的歇息起来。而随军伙夫立刻搭建灶台升火做饭。
“公子,还请加快行军吧。我等出发已有两日,目前才行进了四十里而已,八百里路程,否则我等恐不能按时到达了。”这时候黄峰身旁的黄瑜劝道。
黄瑜乃是黄府家将,颇通军事,武艺也是不错。故而深知自己儿子是什么德行的黄丹此次出征专门派遣黄瑜追随保护黄峰以免出什么岔子。
“还有十几天呢,怕什么?”黄峰斥道:“只要按时将军粮送至五城即可,何来若此啰嗦?”
黄瑜急急道:“公子,蜀都距五城八百里之遥,王将军给予我军二十日的路程,我军每日须行军五十里方可按时抵达,如今我等刚自蜀都出发,正值精力旺盛之际,理应加快速度赶路,如此方能按时抵达。”
黄峰笑道:“日期还有很长,吾等现在缓行即可,日后若时间赶之不及,再加快行程便是。”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