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以命抵命(第 3/4 页)
“杨爱卿,这京城参加诗会的才子,就交给你负责筛选了,付家那小子也让他参加吧。”
萧皇又嘱咐杨升,他特意交代杨升负责,是为了避免前两年让其他人负责出现的混进一些不学无术的高官子弟的情况。
“臣遵旨!”
对于萧皇话中的意思,杨升已经了解,欣太后第一次前往中秋诗会,自然不能让被一些不学无术的京城纨绔给坏了兴致。
去年的中秋诗会,就混进了某位大人的孙子,结果在中秋诗会上出了丑,萧皇大发雷霆,直接撸了那位官员以及负责京城才子筛选的官员的官位。
“陛下,不知今年京城才子可多少人参与诗会?”
每年中秋诗会的参与人数都不是固定的,在皇宫举行的中秋诗会只允许六十个才子,在国子监举行则八十个才子左右,在文英阁举行则一百个才子左右。
今年第一次在景湖别苑举行,杨升也不知道可以有多少才子可以参与。
“李尚书,今年各州派来的学子有多少?”
“禀陛下,今年各州满额三人,预计九十人。”
大型的诗会活动都是礼部负责的,早在六月,礼部上奏萧皇今年一州三人的奏折已经得到了准奏。
“那京城就三十吧,杨爱卿。”
景湖别苑的大小萧皇是知道的,他也去现场看过,里面有一大片开阔地。
“臣遵旨!”
一百二十个才子参加诗会,绝对是历年之最了,之前参与人数最多的是去年的一百零八个。
至于三十个京城学子,其实也未必就全是京城土生土长的人,只要本年内在京城连续住满半年,就会被当成京城的才子。
在中秋诗会前七日会在国子监张贴出这次中秋诗会举办的地方以及京城学子中参与中秋诗会的名单。
“李爱卿负责此次诗会的一切相关事宜,这块牌子你且暂时拿着,各方会配合你的。”
准备中秋诗会的事情可不少,若是本某些人使了绊子,中秋诗会很可能就办不了,所以萧皇将令牌交给李应之。
“谢陛下!”
……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