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选择颇多(第 2/2 页)
但是辽东王府的权势,确实在大梁来讲,是没有一人敢小觑半分的。
而且殷礼等人都知道,若辽东王府,真豁出去了,不再维持表面对朝廷的顺服,反倒是处处针锋相对,弄出了一个小朝堂。
那虽说是大逆不道的做法,可新帝登基,局势都未稳定,哪里有闲置的兵力去对付辽东。
更何况现在抵御外敌,那全要仰仗辽东三十万大军的浴血奋战呢。
因此这样一想,殷礼三人也发现,若辽东王府当真从邻国开通粮道,还真就别说,恐怕最终的结果,就是朝廷装聋作哑,不了了之罢了。
甚至于还得宽慰一番,将辽东给安抚住,以免真的生出乱事,无法收场。
想到这里,无论是殷礼还是孟中平,又或者是齐宁远,之前那胜券在握的神情全都没有了,因为他们发现,自己本来以为紧握在手的优势,原来在崔谨言面前根本就是个笑话。
至于说崔谨言,要从邻国开通粮道的这话,根本也是吓唬这三人的。
到底辽东王府的真正态度,她是一清二楚的,朝廷不先撕破脸,那作为臣下的,就绝对不会做出不忠不义的事情吗,而这就是辽东王和安子墨父子,共同的一个态度。
因此这种情况下,辽东就算在短缺粮草,又岂会甘冒大不韪,向邻国开通粮道呢。
但是唬一唬殷礼三人,崔谨言觉得效果还是不错的,而震慑过后,她自然知道,也须再拿些甜头出来,这些人才会因为互相竞争,就此反倒给辽东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所以就见崔谨言,在下一刻,就忽然一笑,话锋顿转的说道:
“但是我父王一辈子忠君爱国,这才舍近求远,叫我务必前来鱼羊城。若这里的粮道委实开不通,又或者价格被哄抬的话,那他就会考虑我和世子的提议,从邻国开通粮道,购进粮草的。所以啊不瞒三位说,我还真是巴不得,你们一口回绝呢,就算我真因此白跑上一趟,但我所推动的事情,就会被父王所采纳,你们还算是帮了我个大忙呢。”
“而且啊,我父王还说了,危难关头,肯伸出援助之手的,那就此便算是辽东但是朋友了。所以除了正常支付粮食的银子外,这从辽东城通往邻国的路上,我们还可排将士,直接沿途护送,并且免去一切税银,保证叫朋友的利益,得到最大化。不过你们三家,既然顾虑重重,并且还一副吃定我辽东的架势,本公主觉得接下来的买卖,咱们委实也不用谈了,所以你们请回吧,我过两日也准备动身回辽东了,此行全当来欣赏下鱼羊城的风土人情了,到也不算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