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长陵市的‘大功臣’(第 2/4 页)
何主任哈哈笑道:“小苏不必过于自谦,你在燕京2006年度基金峰会上的表现,我们都知道了。”
“对啊,年度投资新星。”张幼佳一脸羡慕地望着苏越,也适时说道,“这荣誉,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拿到的呢。”
“还是沈书记眼毒啊!”
梁局长感感慨了一句,接着说道:“当初,他一眼便看出了小苏你在金融交易市场上的天赋。”
半年时间,他本来以为苏越能赚个百分之二三十就不错了。
却完全没料到,苏越居然将长陵市国资基金30亿的证券投资额度,整整翻了差不多4倍,将资金规模炒到了142亿。
这不但出乎了他的意料,甚至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
当长陵市国资基金净值一步一步高涨,屡破新高之时,当初反对这项提议的人,瞬间没了声音。
而当初极力主张这个项目,选择以这种方式,来解决长陵市财政困境的他们。
如今在市政府内部,已是得到了多数人的赞扬,而且省里面的领导听说以后,在国家主张大力发展金融市场,盘活实体企业融资渠道,激发实体经济活力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也是大为赞赏。
半年时间中,他们这些人,通过这种途径,为财政增收了如此巨量的资金。
但凭这一项,对于地方经济的贡献,就不可磨灭。
有钱才能干实事,有钱才能稳定内部关系,提升大家的待遇。
梁局长因为主导投资之事,将全市财政困境转变成了财政充盈的局面,现下,已是成了长陵市官场炙手可热的人物。
在此情形下,任谁都知道,下一次任期,梁局长必然高升。
“确实,还是沈书记厉害。”张幼佳适时附和道。
“沈书记有识人之明,可比伯乐,可小苏也是有力挽狂澜之力的。”何主任说道,“小苏以一己之力,不但解决了我市的财政困境,而且还让我市成为了南华省,财政资金最为充裕的地级市,未来几年,我市在教育、交通、医疗、市政、环保上等项目上的投入,应该就再也不用发愁了。”
“这可是关系着我市,以及辖下十一县,数百万人口的民生问题。”
“梁局长说小苏是我长陵市的大功臣,这话说得真是没错。”
苏越通过长陵市国资基金,从股市中赚取的这112亿资金利润,除了‘添越资本’按照协议合同,应当收取的41亿分成利润外,其余的71亿资金,收归财政局之后,未来都是会用在整个长陵市的经济建设上的。
这样一笔庞大的新增资金投入,肯定能够让长陵市改头换面。
不说与南华省城争锋,但有这笔增量资金,慢慢发展成为省城以下,经济实力最强的一个地级市,还是有希望的。
因为他。
长陵市有了改头换面,经济实力上一个台阶的希望,而领导们,在优秀的政绩下,也是未来可期。
如此,不是大功臣是什么?
“主任说得对。”坐在何主任旁边的李处长应道,“听说苏总在年度基金峰会上,力压群雄,拿到了基金经理年度新星的荣誉称号,我觉得我们长陵市政府,也应该给予苏总一些荣誉,以激励更多人为我市经济建设做贡献。”
“这是自然!”
梁局长哈哈笑了一声,轻轻拍了拍苏越的肩头,说道,“小苏,你放心,政府该给你的荣誉,一个都不会少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