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陶恒山箓(第 2/4 页)

    漓城虽然和道庭若即若离,但不在道庭治下,乃是具山治势力合力所建,规模不能和宣道城相提并论,与鹤鸣山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

    不过,这座小城在具山治广为人知。

    经漓城,转道几座仙城,每座仙城皆设有挪移阵,直至星岛仙湖,是具山治最安全、便捷的路径之一。

    按照南北向来看,具山治的地形近似于漏斗形。

    越往北越开阔,往南逐渐收窄,道庭和鬼方国选在黄泉道陈兵对峙也是有原因的。

    秦桑潜入鬼方国时,一来一回,算上寻找化梦四时花耗费的时间,仅用去不足一年。

    南北方向的距离则要遥远得多,且星岛仙湖位于具山治北端,纯靠飞行太慢了。

    漓城建在平原之上,视野开阔,虽规模不大,守卫却颇为严密。

    城门处人流如织,许多具山治修士出了漓城之后便先向西绕行至宣道城,再去鹤鸣山,会安全很多。

    秦桑随着人流入城,入目所及,九成以上的修士穿着道袍、鹤氅。

    这身道衣之下,修持的未必是道门传承,但肯定都受道门法箓。

    漓城相当于一个驿站,没什么好看的,于是秦桑直奔挪移阵。

    云峰城。

    这是一座位于漓城和星岛仙湖之间的仙城,秦桑从云峰城挪移阵走出来,没有继续向北,出城后回想着记忆中的堪舆图,往东飞去。

    数日后,秦桑遥遥看到几条南北走向的山脉,山外有河流冲击形成的广阔河洲,人烟繁盛。

    山中则有几处修士聚集的气息。

    他并未停下,继续往东,只见山峦起伏,群山之间存在不少类似的地方。

    这些就是附近的门派山门所在。

    不久,秦桑在一座灵秀山脉前停住。

    “陶恒山。”

    秦桑心中闪过这个名字。

    当年从星谷返回鹤鸣山,他收集具山治的信息时,最先结交的就是陶恒山掌门。

    结交时,陶恒山掌门修为乃是元婴中期,在此界叫升玄法位中期,快触及元婴后期的瓶颈了。

    此界不乏化神强者,堂堂一派掌门只有元婴中期,似乎有点儿弱,秦桑怀疑陶恒山应该还有隐藏高手。

    秦桑一路行来,发现这里存在许多大大小小的门派,如众星捧月般,拱卫在陶恒山周围。

    究其原因,是因为陶恒山拥有一座法坛,有资格授箓!

    此坛被称为陶恒宗坛,但肯定不是陶恒山所立,至于最初属于道门何派,陶恒山也未必知晓。

    在具山治,并非每个门派势力都拥有法坛,若想受箓,只能求助于拥有法坛的势力。

    这些势力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聚集在陶恒山周围,仰起鼻息,某种程度上算是陶恒山的附庸。

    是以,具山治的格局和风暴界很不一样,风暴界宗门依灵脉而建,这里的宗门最先考虑的则是法坛。

    不依附某个拥有法坛的势力,他们只能用灵石宝物为弟子购买受箓的资格,否则便要面临传承断绝的危机。

    可以想见一座法坛价值之大,免不了遭人觊觎,实力不够是保不住的。

    “来者何人?”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仙逆 大夏文圣 彼岸之主 武林至尊 低调在修仙世界 剑啸灵霄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神话之后 修仙:我能听到附近传闻 赤心巡天 蛆蝇尸海剑 正青春 苍穹之上 洪荒:截教副教主 仙域科技霸主 谋局 志怪书 我师叔是林正英 一念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