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壶中城(第 1/4 页)

    了解陶恒山箓后,秦桑没有立刻给予答复,说要考虑一段时间。

    陶真人表示理解,选择法箓是修士一生道途最严肃的事,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离开授箓院,二人回到大殿,陶真人又提了些好处,加大筹码。

    留在山中几日,秦桑起意告辞,陶真人挽留不过,亲自将秦桑送出山外。

    望着秦桑远去的背影,陶真人心知招揽此人的希望不大了,不由摇头轻叹。

    离开陶恒山,秦桑直接返回云峰城,并未停留,又乘挪移阵北去。

    几次迁转,最终抵达一座架设在水上的仙城,名唤右带关。

    一根根石柱插进水底,高出水面数百丈,在石柱之间搭建街道、房舍,共同组成一座仙城。

    每一根石柱上都刻有符文,保护石柱不受水流侵蚀,一旦外敌入侵,石柱立刻就能变成护城大阵的基石,布局精巧。

    秦桑走在街道上,垂目看着江面,格外留意那些石柱。

    行不多时,他抬起头。

    这座仙城没有城墙,秦桑处在仙城边缘,一眼可以看到城外。

    极目望去,便见一条玉带般的大江,宽阔的江面闪烁着粼粼波光,浩浩江水自西南奔流而来,从仙城下方流淌而过。

    这条江正是璇玑门山下的那条三原江。

    此江流经白石治,吸纳无数水系,最终从星岛仙湖西侧汇入,江湖交汇之地距离这座仙城只有十余里。

    据说在星岛仙湖东侧也有一条堪比三原江的大江。

    星岛仙湖广阔无比,与之交汇的江河无数,尤以这两条大江最为浩大,如同星岛仙湖的两条飘带。

    这座仙城恰好位于江湖交汇的关口,因此得名右带关,东边也有对应的左带关。

    因为位置的缘故,这两座关城的名气仅次于壶中城。

    壶中城位于星岛仙湖中心,乃是仅次于鹤鸣山的具山治第二仙城,具山治修士心目中的第一仙城。

    此城也是秦桑此行的目标之一。

    来到右带关,没有继续向前的挪移阵了,秦桑必须飞行进入星岛仙湖。

    据他了解,大概飞行十余日,才有能够传送至星岛仙湖腹地的挪移阵,然后还要飞行一段距离才能抵达壶中城。

    星岛仙湖的格局像是人为切割出几个层次,只有防范外敌才会做这种布置,一旦出现变故,可以立刻切断内外,布置层层防御。

    秦桑出城后顺着三原江来到江口,欣赏了一番江湖交汇的美景,便驾起遁光进入仙湖。

    星岛仙湖广阔如海,在凡人眼里这就是海。

    飞驰一阵,秦桑不由感叹,“星岛二字,果然名不虚传。”

    他第一次见识岛屿这般密布的湖海,大大小小的岛屿星罗棋布,很多岛上都存在修士的气息。

    星岛仙湖和鹤鸣山一北一南,氛围也截然相反,这里的人们脸上带有轻松的笑容,在鹤鸣山是很难见到的,那里充满着紧张和肃杀。

    在具山治,想找这般安宁祥和的地方,殊为不易。

    微风和煦。

    湖面上船帆如帜,秦桑注意到其中有宝船来往穿行。

    想了想,秦桑按下遁光,落在船头,和船家交涉后步入船舱。

    月余。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大夏文圣 仙逆 武林至尊 彼岸之主 苍穹之上 仙域科技霸主 赤心巡天 正青春 修仙:我能听到附近传闻 神话之后 剑啸灵霄 洪荒:截教副教主 我师叔是林正英 低调在修仙世界 修仙从摆地摊开始 重生八零娇娇媳 山海为龙 我的干爹是天道 武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