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青葱岁月 149、大马行(第 2/4 页)
第四段将峰尚原打算通过深市的厂,进而幅射整个东南亚,现在被逼着到国外选址。
第五段更激愤,说了中国不需要made in china。
发给曲健不到一个小时,马领导的电话打了过来。
“小家伙,在深市受委屈了。不行,我们出个抗议函。”
他知道马领导电话的意思,无非是大事化小。
“省里的抗议函有用吗?”
“…………”
“那个稿件不能发,措词有大问题。我会安排人修改后,再刊登。”
“……”
这下变成他无语了,没办法,只能老实听安排。
地皮买了,现在也没有买了地皮,多长时间不开发强制回收的规定,所以地暂时荒在那。真到那一步,大不了将地转手卖了,没损失。
他安排林胜男几人回省内,好好休息,顺便给他看好家,自己则跟着老刘到了香港。
香港是东南亚重要的金融中心,在战乱期间,内陆大批的高端人才避难香港,带去了金钱和人才,前面50年,香港作为大陆与西方国家的唯一交流窗口。
独特的地域文化,造就了香港今日的繁华,所以香港的老一辈人中,基本都是心向大陆。
易绍峰的商业布局中,并没有香港这环。到了香港,他没有四处去留意观察。
香港也没什么可值得布局,有名的几个首富,发家的过程,就是在掠夺底层人的过程。炒房炒股,在这里是常态。
他以纯游客的心态,四处游玩。老刘给他排了一个向导,安排了司机和车子。
去了南哥的地盘--铜锣弯,给家人和公司几个高管分别买了礼物。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