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第二种水利机械(第 2/4 页)
也就是王由桢在推行的一种更为精准的新度量衡,王氏度量衡的一米以内。
这样一来,就大大制约了棉布的实用性。
棉布剪裁成衣裳只是一种用途之一,还有棉被、幕帘、地衣等等用途,这些的用料宽度可就不止三尺了。
第二,织布速度。
棉布是由纺妇用手左右来回纺出,纺妇挥动手臂的速度,决定着一天能织出多少棉布。
纺妇不可能一直挥动手臂,穿一段时间的梭子,就要歇息。
另外,还要上茅房、吃饭、患病等等消耗的时辰加起来,织布就慢了很多。
王老爷子打造的水力织布机,却是彻底解决了所有缺陷。
首先用的是飞梭,解决了宽度问题。
在织布机横梁上加了一条滑槽,滑槽里打造了一个带有小轮子的梭子。
滑槽的两侧是弹簧,以及两个小木锤。
通过小木锤的打击,飞梭在滑槽里滑动,不停的纺织棉布。
棉布的宽度就不是纺妇的手臂长度决定了,而是滑槽的长度。
这么一来,棉布的长度就有了颠覆性的变化。
可以是一米,也可以是两米,甚至可以是三米。
其次,用的是水利。
水力织布机的两侧有两个水轮,在水流的带动下,发出‘咔嚓’‘咔嚓’的响声。
水轮通过轮轴带动水力织布机。
从而带动水力织布机上一连串的机械运动。
两个小木锤不停的捶击飞梭。
飞梭末尾系着纱线,快速的在上下交错的经纱中间穿过。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