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6章 号角!战鼓!大捷!反攻!(第 4/4 页)
“走吧,诸位将军,入堡详谈。”
苏寻话音落下,打马转身,后面跟着数十为披着盔甲的将领。
十二万明军会聚于此,只等粮草送到,就北上夺回被侵占的故土。
……………
大明京城。
“捷报!捷报!捷报!”
“淮安候辽东全歼十万清兵,阵战满清大帅年羹尧!”
“淮安候辽东全歼十万清兵,阵斩满清大帅年羹尧!”
使者手上捏着捷报,策马在京城中疾驰,同时高声宣传捷报内容。
所有人都沸腾了。
“侯爷打败了满清鞑子!”
“老天爷啊!赢了!我大明终于赢了一次,大胜!这是大胜啊!”
“侯爷就是上天派来的救星!我们大明有了侯爷,终究会再次强盛!”
“侯爷千岁!侯爷千岁!千岁!”
京城内走所有人奔走相告,一片喜庆和欢呼,仿佛是过年了一样。
大臣们也是又惊又喜又惧,这下更没有人再敢跳出来攻奸苏寻了。
皇帝猪油碱都不知道他是该哭还是该笑。
哭吧,是大明赢了,大明的国土保住了,不会再像以前那么憋屈。
笑吧,是苏寻打赢的,天下人只会记得苏寻,记不住他这个天子。
但他还得硬着头皮封赏,在大臣们的强烈要求下,猪油碱下旨封王。
封苏寻为淮安王,加天下水陆兵马大元帅,总揽大明军事。
……………
满清京城,皇宫。
“年羹尧有负朕望啊!”
玄烨痛苦的捂着胸口,得到前线兵败的消息,他险些晕过去。
他正需要一场胜利平息国内的矛盾,稳固自己的皇位,但没想到他登基发动的第一场战争就大败特败。
百姓会怎么看他?
反贼恐怕已笑开了花。
文武百官又会不会再敬畏他?
三藩是否已蠢蠢欲动?
一场败仗,损失七万主力,看似国力雄厚的大清已经风雨飘摇。
最后,玄烨痛苦的决定派人跟大明义和,他本没想过会输,但现在输了,还输得那么惨,国内的三蕃和各地反贼牵制了大量的军力,现在已经抽调不出其他军力再次打辽东了。
这是满清第一次向大明义和。
他的威望已经大打折扣。
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至于义和会不会成功,他根本没担心,因为在他看来肯定会成功。
明军只是侥幸赢了一场而已,不可能有胆子主动再和大清打下去。
所以他派人义和的话,明军肯定会顺势答应。
他派去义和的使者没有去大明京城,而是直接去了广宁城见苏寻。
因为他知道大明那位猪油碱皇帝比以前的自己还要惨,对朝堂和军政根本没有掌控权,让使者去见他也没卵用,一去一来反而会耽误时间。
所以直接派去辽东跟苏寻义和。
同一时间,云南平西王府。
“好!好一个淮安候啊!”
将手中的战报拍在桌子上,吴三桂发出数声感叹,他没想到明军居然赢了,而且还是如此大胜特胜。
“王爷,这正是我们的好机会啊,年羹尧战死,清军主力受孙,我们现在跟淮安候里应外合,绝对成功!”
“是啊王爷,做大事不能犹豫,当断不断反受其害呀!”
“玄烨小儿刚刚掌控皇权,根基不稳,又刚刚战败,损失了大量的士兵和钱粮,正是我们起事的大好时机。”
文臣武将纷纷劝说吴三桂造反。
因为吴三桂造反的话,一旦成功了他们全都是从龙之臣。
吴三桂也不再犹豫了,问道:“那个鹿鼎公和建宁公主到何处了?”
“爹,还差两日就抵达云南了。”吴应熊上前一步答道。
吴三桂干净利落的说道:“不用让他们来云南了,直接抓了给淮安候送去,另外请邀月姑娘前来,本王另有书信一封让她带给淮安候过目。”
建宁公主是玄烨最宠爱的公主,鹿鼎公是玄烨最宠爱的臣子,抓了送给苏寻,就相当于是造反投名状了。
“等等,不用送去了,直接把建宁和韦小宝都杀了。”吴三桂说道。
他亲自下令杀了建宁和韦小宝,这样更能显示他反清的决心。
“是,王爷!”
一个时辰后,邀月带上吴三桂的亲笔信件施展轻功赶赴辽东。
而同时还有两封信送出,分别是送给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精忠。
吴三桂要约他们一起造反。
半个月后,吴三桂和尚可喜耿精忠三人同时举起反旗反清。
吴三桂杀云南巡抚朱国治,拘捕了按察使以下不顺从的官员,发布檄文,自称原镇守山海关总兵官,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正式造反了。
满清境内的天地会等反清势力也更加活跃了起来,四处搞袭击和针对官员刺杀,国内顿时是一片混乱。
玄烨第一时间下令平定三藩。
毕竟攘外必先安内,后院起火,他现在已经顾不上管辽东的明军了。
……………
辽东,粮草已经抵达。
邀月也带着信回到苏寻身边。
苏寻知道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造反之后,就晓得时机来了。
同时,玄烨派来给苏寻祭旗用的义和使者也到了。
三天后誓师出征。
十二万大军列成军阵好似铺满了整个苍茫大地,金戈铁马,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天地一都片萧瑟。
苏寻身披盔甲,骑着战马面向密密麻麻的大军,缓缓打马而行。
所有士卒都是目光炽热的看着他。
淮安王苏寻,所有人的偶像。
苏寻挥舞拳头:“明军威武!”
“将军威武!!!”
“明军威武!”
“将军威武!!!”
山洪海啸般的声音如同雷震。
“带满清义和使者上来。”
苏寻下令,很快,满清的义和使者团,数十人就被押了上来。
所有人都是脸色发白。
“本王大军,雄壮否?”
苏寻看着为首的义和使问道。
“大王军威赫赫,犹如天兵,当百战百胜。”义和使结结巴巴的说道。
苏寻又问:“此军可能平满清?”
“这……”义和使犹犹豫豫,然后很快就怂了:“可……可平满清。”
“哈哈哈哈……”苏寻大笑:“那本王就借你吉言,顺便借头祭旗一用!”
“不要啊!大王,不要啊,我也是汉人,我也是汉人啊!饶了我啊!”
义和使惊慌失措的求饶,被士兵拖行,连尿都吓了出来。
“既然是汉人,却为满清之臣,那你更该杀,斩之祭旗!”苏寻说道。
片刻之后,几十颗头颅落地。
“大军开拔!”苏寻下令。
“王爷有令,开拔!”
“王爷有令,开拔!”
王令被一层层传递了下去。
“呜——”
“咚咚咚——咚咚咚——”
西平堡城墙上响起了雄壮的号角声和如同雷鸣的鼓声为大军送行。
十二万辽东军渡河一路北上,踏上了曾经属于大明,现在属于满清,未来又将属于大明汉家的土地。
【作者题外话】:求银票!求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