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良知(两更合一更)(第 4/4 页)
他读书都是一寸一寸读的,一旦钻破那牛角尖,学问又上了一层楼了。
司马光则反驳道:“人性便是一,岂有将心体,良知一分为二之说。”
不过章越知道自己说得再如何动听,司马光也是不认同的。章越笑了笑,他也不辩。
而这时候吕公著推门而入道:“章相公真是金玉之言!”
众人才知道吕公著在外面听了许久。
吕公著这位司马光的好友,已是下了举足轻重的一步。
吕公著道:“所以良知一定是善的。”
章越道:“正是。这就是在下言孟子的性善之说,人人皆有良知,然良知需通过行,方能致知。”
说到底我们还是要相信人性,顺从人性的。同时人性也是需要不断教化,需要权威和制度的约束,但教化,制度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人类早已不是大猩猩了,天性里社会属性越来越强。比如孟子说的恻隐之心,看见别人落难了,都会产生同情心。
而羊群里一只羊被狮子吃了,其他羊跟没事一样。
这与章越儒家是道,法家是术的理念相合。
所以说吾道一以贯之!
要治国,从上到下的逻辑一定要设计好。
而吕公著听了章越之言深以为然,不知不觉中他已是从司马光完全转向了章越。
这一日众人长谈至夜里,章越想招待司马光,吕公著他们住在府上。
司马光却不肯坚持要离去,章越只好相送。
司马光将章越所赠的《孟子正义》珍重地包好,他对章越道:“章相公你的性善之说,确实胜于善恶混同之说,这为我学之未尽力的地方。”
眼见司马光肯改口,章越喜从天降,他还以为司马光比王安石更执拗呢。
“不过以孟子为兼经,我还是不赞同,我回去还是将孟子正义读完再说。”
章越长揖道:“多谢十二丈了,望你斧正。”
司马光笑了笑道:“度之啊,这么多年你还是这般,或许是我老了,这一条路你也走得是殊为不易啊!”
章越闻言感动的几乎泪流。
章越道:“在十二丈面前,我何敢言辛劳。”
司马光道:“你啊,赤子之心,始终不易。”
说完司马光便走了,章越看到了范祖禹,程颐二人。
程颐仍是闷着头在想,至于范祖禹则上前向自己作揖。章越对范祖禹道:“淳甫,你不怪我了。”
范祖禹道:“以往是我识浅。章相公,变法已是近十年,从今以后路怎么走,我也只是一家之见。以后就仰仗你了。”
章越道:“不敢当!”
“以后路怎么走,还是要向前看的,但变法是不会变的,否则就走了回头路。”
范祖禹听到这里沉默了片刻,最后还是没有接话。
送走了司马光,范祖禹后,章越回到府中,在庭院的小路上,一轮明月挂在他的前头。
章越自思,脚下的路怎么走?
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向前看,长路漫漫亦灿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