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后人竞之(第 3/4 页)
“如今添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各一名,以赞宰相!”
官家道:“如此三省便有六位宰执了!”
元丰改制之前,中书门下与枢密院,两府格局。
改制之后,彻底成为三省,枢密院,四门格局。
三省宰相从四位增为六位,相权也是进一步分割了。如今不是中书权重,门下如同鸡肋吗?那么再设一名中书侍郎,分尚书右仆射的右相权位。
官家道:“设中书侍郎何意?”
章越答道:“扶上马,送一程。”
官家感慨道:“卿意已决了吗?”
章越道:“臣三思而后进言。还请陛下思量,新门下侍郎,中书侍郎的人选!”
官家想了想道:“蔡确便为门下侍郎吧!”
门下侍郎以后就是副相之首。
看来官家还是意属蔡确日后为右相,接章越的班。当然这也是满朝皆知的事。
“至于中书侍郎卿心下可有人选?”
如果蔡确升门下侍郎,那么理应原尚书右丞王安礼升中书侍郎。不过王安礼虽是王安石弟弟,但政务能力确实差了点意思。
在一一看无一错版本!
章越打算提苏颂,许将的名字,不过官家却道:“朕让章直出任中书侍郎,卿以为如何?”
章越一愣,旋即道:“臣侄……,陛下,怕是难以胜任。”
官家执章越之手道:“卿不必推辞,卿有大功于社稷,朕当赐汝章氏一门累世恩荣不衰!”
章越闻言不由百感交集,行礼道:“臣谢陛下厚恩!”
历史上元丰改制后,天子是让王珪为左相,蔡确为右相。
而章惇召还为京出任门下侍郎。
章越忽然想到,这个时空好侄儿都为宰执了,章惇还没有,不知道会不会气死。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