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众望所归(大更)(第 2/4 页)

    然后高太后赐苏轼坐,并赐茶叶一包道:“你要忠心辅佐幼主,以报答先帝的恩德。”

    “致君尧舜上……此臣心愿!”苏轼闻言连连泪流,“敢不竭股肱之力,继之以死!”

    ……

    苏轼红着眼眶离宫后,便对侍从吩咐前往章府。

    苏轼与章越时隔数年再度相见。

    “子瞻!”

    “魏公!

    苏轼章越二人对坐坐下,苏轼是章越好友,又是制举同年,礼数当然不同。

    苏轼谈及殿上高太后对他所言,更是再度落泪,章越也是感触良多。

    章越听说宫里一个故事,苏轼熙宁九年时写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后,有人说苏轼是天上的仙人‘不如归去’,但最后还是不如留在人间。

    官家听了这一句后大是放心对左右道:“苏轼终是爱君。”

    这样的段子还是很多的。

    大意是我本可置身事外,但还是留下来忠心侍君。

    高太后此举也是高超的政治手段。

    苏轼拭去泪痕,端起茶盏啜饮片刻后道:“魏公此番回京,力保免役法而废市易,倒是与某当年在密州所见略同。之前百姓颇苦役钱,然魏公改法后,竟使纤夫、窑工皆得生计……只是司马君实执意尽废新法,恐非万全之策。

    章越道:“参苓入药——去其燥性便可活人,岂能因药苦而焚医书?”

    苏轼道:“介甫执拗,君实亦不遑多让。这些年某在黄州时曾见保甲弓手扰民,却也在杭州亲睹青苗钱救活灾民。譬如烹鲜,火候过猛则焦,火灭则生,总需执中。”

    “我听说这些年杭州苏州多机户,每家雇得几十张机,甚至百余张,今年我听说扬州有一大户居然有数百张机之多,实在令人称奇。”

    “可见当地官府之风气甚佳。可惜苏某遍目所见,今之君子,为减半年勘磨,不惜杀人。”

    章越闻言沉吟,失笑道:“子瞻所言的‘君子’是吕吉甫吗?”

    苏轼笑道:“吕吉甫此人喜则摩足以相欢,怒则反目以相噬。”

    章越闻言大笑,苏轼兄弟作为吕惠卿的同年进士,多年恩怨,评论得还是相当准的。

    好的时候和你极好,坏的时候和你极坏。

    “不过子厚却不同。”苏轼说到这里,章越神色一敛。

    “子厚还是讲些道理。他在位时,也多替反对新法之人说话。当今新党之中不可一概而论之,既有蔡持正,吕吉甫这般奸臣,但也有章子厚这般。魏公,他日顾命,对子厚你能否手下留情?”

    章越一愣看向苏轼。

    自己还未说要如何章惇,苏轼便替章惇求情来了。另一个时空的苏轼和苏辙,在乌台诗案后颠沛流离,被司马光召入苏轼进京,

    司马光也是打算利用他兄弟二人的名望和影响力,来鼓动士林一起反对新法。

    历史上苏辙负责上疏抨人抨政,苏轼负责写奏疏,兄弟二人分工合作,使新法一项项地被废除。

    甚至连章惇,苏轼苏辙在历史上也没有顾及与对方在乌台诗案上伸手相援的情分。

    现在苏轼居然和自己说新法不可尽废,新党不可尽除,而且还主动替章惇说话,这实是令章越没有料到。

    不是苏轼变了,是历史变了。

    这一世他们的怨气,没有那么大。这也不正是自己用意所在。当年种下的种子,今日开花结果。

    但是章越没变,日后自己主政,不论新党旧党只有自己认可方可留下。

    章越道:“旧党之中,也有司马君实,也有吕晦叔,也不可一概而论。何况我听说之前在殿上,章子厚反对司马君实举荐子瞻兄弟二人回朝。”

    苏轼知道章越没有答允。

    苏轼忧心忡忡地道:“先帝治天下二十年,用尽了权术。诗案之后,我本灰心仕途所谓。”

    “但此番相召,我是真想替天下尽分力。章公蒙陛下托孤,如何能见得朝堂之上分崩离析呢?”

    章越笑道:“子瞻莫非要调和新旧两党的党争,你与邢和叔倒是共论。”

    苏轼道:“邢和叔是趋利之徒。”

    “但我看得,若因党争而起,一旦新法尽废,新党尽逐的局面出现,则是势不可转。”

    章越闻言欣然,司马光此番启用苏氏兄弟,想借苏轼之手打击新党,但苏轼早已与自己同列一方。

    章越道:“子瞻喝茶!不知子由之论如何?”

    ……

    数日后,苏辙也回朝了,被高太后接见并授予中书舍人之职。

    是日,苏轼携弟同赴章府拜谒。

    此番入京,首谒非举荐他们的吕公著、司马光,而是先至章府。苏辙抵京当日,特在兄长府中盘桓一宿,兄弟促膝长谈至漏尽更阑。

    彼时司马光与吕公著所举二十一人中,除苏氏昆仲外,孙觉等数人亦已先后来章府投帖。当苏轼兄弟见孙觉正从章府辞出时,相视会心一笑——原来这位陈襄门下大弟子、新任吏部侍郎,亦已来此“认门“。

    章越特意安排孙觉与二苏“偶遇“,个中深意,不言自明。

    历史上的元佑时期苏轼,苏辙,还有孙觉,同属于蜀党,与朔党(刘挚),洛党(程颐)等分歧。

    苏轼在历史上决定保留免役法,孙觉主张保留青苗法。蜀党的主张虽是反对新法,但政见相对宽和,反对司马光一刀切的主张。

    旧党的意见也是五花八门。

    现在新党随着局势进行,逐渐四分五裂。而旧党本是反对新党,从四分五裂走向一起。

    现在新党势衰,旧党颇有卷土重来之势,但本是一盘散沙之状。

    以后如何相融?

    茶香氤氲中,苏轼先陈政见道:“我始终以为仁宗之政为媮,先帝之政为刻。”

    “若有其法使忠厚而不媮,励精而不刻,则为善也。”

    苏辙则道:“魏公,某则以为当校量利害,参用所长。”

    章越则点点头。

    苏辙道:“吾兄政见与我相公,但某则有一点,蔡持正断不可留。”

    章越抚掌而笑,暗忖这兄弟二人,一个如烈酒呛喉,一个似清茶回甘。

    苏轼尚存宽厚地道:“且看他山陵使后会不会辞相?”

    苏辙则道:“何须坐等?尘不自走,帚至乃清;事不自动,人为方成。”

    章越欣然,苏辙的政治见识果真高过苏轼一筹。

    你在那等蔡确辞相,那是永远是等不到的,那简直是一厢情愿。谁会自动放弃权力,只有自己动手亲力亲为。

    苏辙进而剖析:“魏公既受先帝顾命,乃大势所趋。此刻正该雷厉风行,清除蔡党以立威朝野,亦为陈和叔雪恨!“

    章越知道此事势在必行,但自己不愿给苏轼兄弟留下自己无情,不折手段的感觉。

    所以他故作踌躇地道:“之前官家在御塌上书‘召章越’三字,正是他向太后所言。”

    苏辙急道:“这正乃先帝遗命,非蔡持正所急。他不过如实而答罢了,否则不是欺瞒天下,欺瞒先帝?”

    “魏公,蔡持正此乃最是狡诈,这些年折在他手中之人不知多少?难道魏公忘了吕吉甫当年之事?”

    章越闻言脸上一抽搐,当年吕惠卿假意向自己示好,后又火烧三司之事,令自己和苏辙二人一起狼狈离京。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怪谈游戏设计师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他比我懂宝可梦 东晋北府一丘八 红色莫斯科 退下,让朕来 元始法则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割鹿记 别叫我恶魔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重生都市仙帝 寒门宰相 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星空职业者 全职剑修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柯南里的克学调查员
最多阅读 我有一座恐怖屋 穿书自救指南 嘘,国王在冬眠 母亲 剑名不奈何 一念神魔 看鸟吗哥 夺嫡叶娇李策 邢棒穿越皇宫一名假太监芳华夫人完整版 主角是邢棒芳华夫人 宝莲灯之风流猎艳 疾风吻玫瑰 安徒生童话 是心跳说谎 惊落晚秋 地狱公寓 心给他,钱给我 隔壁机长大叔是饿狼 我的美女老板娘 感化主角失败以后[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