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贪生怕死勿入斯门(第 2/4 页)
官家到此自是要对太学生们效忠得用,施以恩德。
天子亲手赐钱赐物赐衣,每名太学生赐钱五贯,赐棉布一匹,赐笔墨纸张一副。
就是要尔等好好效忠于天子。现在又做出亲民的样子,倾听太学生的诉求也是这般。
一名太学生道:“陛下,朝廷诚以三辅设军,募兵制之弊向来为人所诟病,大量市井游手以为军卒,以至于军纪骄堕,以草民看来似不如唐时的募兵制及晋汉时的曲部制。”
这个问题也是朝野关心,王安石和章惇先后支持的保甲制,就是有恢复良家子从军的意思。
官家笑着点头,颇有鼓励太学生们进言之意。
下面太学生们见天子如此亲民,广开言路,也是跃跃欲试。章越暗笑,官家即位之初确实有广开言路,但在位越久越懒得听言,现在能与他说进去话的人少之又少。
当即直学士蔡京出班道:“陛下,此事容臣答之。”
官家颔首允之。
蔡京在官员一贯以能言善辩著称,但见他道:“五代之前将兵有寓兵于农之意,而今朝廷税赋充盈,自不必如过去以将驭兵而募之。”
“朝廷募兵效忠的是陛下,是朝廷,而不是过去将领的私兵曲部。”
蔡京的答话堪称官场上的教科书回答,正好切合天子的心思。
这时一名太学生起身道:“陛下容禀,方才蔡学士所言募兵募来的是朝廷的兵,而不是将领的兵。不过据草民所知,如今将领驱役士卒为奴经商的不在少数,这又何解呢?”
说到这里,众臣脸色就有些难看了。
而上首直讲程颐一脸淡然,没觉得学生此问有什么冒犯之处。
蔡京淡淡地道:“你说的只是个别将领所为,若有此等驱兵为奴之举,朝廷必会深究。”
这事也该到此为止了,一旁蔡卞道:“陛下,可启程回宫了。”
官家却摆了摆手道:“朕还要继续听。”
章越见官家这般,继续默坐君侧。
“诸卿有何言论,不妨讲一讲!”官家今日兴致还没够。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