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五十四章 整顿河北兵马(第 2/4 页)
章越仔细打量文彦博如今已是老态龙钟,不过精神很好。善于识人的仁宗皇帝说他似西汉大臣丙吉。
章越觉得这个评价很正确,丙吉和文彦博这样,才是我等为官榜样。嘉祐三相中,文彦博最为精通为官之道,或许这也是他寿命最长之故。
说了一阵寒暄之言,便进入了正题,来了应辽方略上。
章越虽是两路宣抚使,但也没想一来就是凌驾于文彦博之上了,所以还是向文彦博请教破辽之策。
文彦博答道:“应辽之策,我以为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之不可攻也。”
文彦博此言出自孙子兵法,听得颇为笼统,但也确实是如今应对辽国武力恐吓的最好办法。
章越问道:“若辽人真来,不知有几成胜算?”
文彦博举起酒盏道:“度之,此酒饮之三盏最好,有等飘飘然之感,过则容易伤身。恰如制辽之事,虽我已有完全准备,引而不发最好,一旦动了刀兵则是过了。”
章越问道:“可有用间?”
文彦博道:“确有,本朝用间,辽人用间亦不少。”
“那么似我入大名府,辽人可知?”
文彦博道:“未必知。”
章越心想,宋朝对辽国的了解并不多,他这一次宣抚河北,为了了解辽国情况,天子将每年出使辽国的使臣所写语录都给章越抄写了一份,让他知道辽国国情。
章越问道:“那么韩缜他们谈得如何呢?”
文彦博叹了口气道:“相忍为国吧!”
说完文彦博将一封写满‘字验’的书信交给了章越。这字验类似于密码本,传递给文彦博后,之后又进行了翻译。
章越看字验上言韩缜与辽国谈判的过程,简直充分地体现辽帝国主义的蛮横、无理、霸道、并处处透着高人一等的味道。
章越看了之后,气笑道:“这还谈什么?这样下去谈也谈不出个结果来,倒不如全盘答允辽人算了。几乎连讨价还价的余地都不给我们。”
文彦博道:“也不是不能谈,按照这样下去,我们在黄嵬山分水岭还可以谈,其余三地怕是守不住。”
章越当即看辽国地图,然后道:“即便是我们在划界之争中守住背嵬山,但丢了其他三处,也是失了六七百里地。以后传出去你我必落为话柄。”
历史上也确实如此,划界之后,割让土地给辽国,最后导致了主持谈判的韩缜和王安石在后面都遭到了旧党不少攻讦。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