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后勤的胜利(第 2/4 页)
说实话,如果不是这些日子都是他去接收物资,他怕也是被吓到了。
一百万破甲箭,在夺取了雁门后便陆续送来了,这物资,真让人感觉不可思议啊。
而实际上,对李适来说,所谓破甲箭,箭羽是李适自家产的,箭干因为以前自家鸭毛爆仓了? 便教周围农民有空种植点白蜡木? 为得就是给自己做箭杆。
这几年写来,有的白蜡原本是准备做箭矢的? 现在都长得能够做标枪了。
天水那边因为发现中白蜡木来钱挺快的? 最重要的是官方收,有多少收多少? 种植起来倒是相当勤快,已经种了一片白蜡树林了。
李适也开始收割这些白蜡木了? 当然也不希望这些白蜡木继续的生长下去了。
因为白杆木有点偏软? 对顶尖的武将来说,武器软硬适度,作为长枪倒是合适。
但对普通的士兵们来说,还是用椆木制作出来的硬枪更适合在军营中使用。
既然有更好的选择? 所以李适自然对于所谓的白蜡木制作出来的长枪没有什么意思。
反正自己给的是白条? 只要自己的信用部不破产,那么这白条就能支付这东西的费用。
而且这样的话,还能够提高人民的幸福感,让他们口袋里面有钱了才能去消费啊!
所以实际上整个破甲箭最让李适感觉麻烦的,还是它看起来小小的铁制箭镞上。
事实上在李适还没有整合铁器产业密集化前? 想要制作破甲箭的箭镞还真不容易。
但实现铁器产业整合,甚至做到一个高炉烧出五千斤钢铁后? 那就完全算不得什么了。
毕竟,一般上给弓箭配置的箭镞是50克左右? 一个高炉烧出来的就能够给十万只箭用。
而弩箭的箭簇配置是100克左右,一个高炉烧出来能够制作五万只弩箭。
问题李适又不是只有一座高炉? 在产业整合后? 整个西凉的产铁量每天足以到五万斤。
等到几年后产业彻底完成整合? 产量还能够更进一步的增加。
当然这是涵盖钢铁的产量,如果单拿出钢来举例的话,那李适怕就只能捂住脸了。
毕竟钢这种东西还需要研究研究,不过即使是铁,在这个年代也已经是顶尖材料了!
所以,李适对各边疆城市每个月给并州送上几十万只箭那是毫无压力。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